[发明专利]使音频信号频率失真的方法和根据该方法工作的听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81968.7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0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T.D.罗森克兰茨;T.伍尔兹巴彻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万拓私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地址: | 新加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频 信号 频率 失真 方法 根据 工作 听力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音频信号频率失真的方法和根据该方法工作的听力装置。给出了用于使作为音频信号存在的输入信号(Ek)频率失真的方法以及相关的听力装置(2)。将输入信号(Ek)分成低频信号分量(NF)和高频信号分量(HF),其中,这两个信号分量(NF,HF)在边界频率(fg)处彼此交界。使高频信号分量频率失真,并且与低频信号分量叠加,以形成输出信号(A)。至少对于包含边界频率(fg)的高频信号分量(HF)和/或低频信号分量(NF)的边缘区域(RH,RL),改变相关联的放大因子,使得低频信号分量(NF)的信号水平(L1)和频率失真的高频信号分量(HF)的信号水平(L2)之间的水平差(ΔL)增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音频信号频率失真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根据该方法工作的听力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将如下装置称为“听力装置”,该装置将馈入的或通过记录环境声音生成的音频信号(以下称为“输入信号”),以放大和/或以其它方式进行调制的方式,作为声音信号以用户可感知的形式(例如作为馈送到耳道中的空气声或固体声)输出。除了头戴式耳机之外,特别是助听装置也属于听力装置。一般又将用于改善对施加于用户耳朵的环境声音的感知的便携式听力装置称为“助听装置”。通常被称为“助听器”的助听装置的子类被配置为用于供应在医学意义上遭受听力损失的听障者。
为了满足用户众多的个人需求,提供了不同结构形式的助听装置,例如耳后式助听装置(HdO)、具有外部听筒的助听装置(RIC,Receiver in the Canal(接收器在耳道中))、耳内式助听装置(IdO)或者还有外耳式助听装置或耳道助听装置(ITE,CIC)。示例性地列出的助听装置佩戴在外耳上或耳道中。此外,市场上还有骨导式助听器、可植入式或振动触觉式助听器。在这些设备中以机械或电的形式对受损的听力进行刺激。
最近,除了上面描述的典型的助听器外,还有用于协助正常听力的人的助听装置。这种助听装置也被称为“个人声音放大产品”或“个人声音放大设备”(缩写为:“PSAD”)。这些PSAD用于改善正常人的听力,并且大多数专门用于特定的听力情形(例如用于改善对动物声音的感知,在复杂的噪声环境中改善对话理解或用于针对性地抑制环境噪声)。
在上述类型的听力装置中,经常以频率失真、尤其是频率偏移和/或频率压缩的方式再现馈入的输入信号。在此,一方面,经常在反馈抑制的过程中使用频率失真,并且就此而言使得能够更好地估计反馈信号,由此使得能够更好地进行反馈抑制并且减少再现的信号中的伪音。另一方面,经常在助听器中使用频率失真,以便通过将听障者经常特别差地能感知的高频噪声分量映射到较低的频率,使得能够改善听障者对声音(尤其是语音)的感知。
然而,在这两种情况下,频率失真通常不应用于整个音调谱,而仅应用于音调谱的超过预定边界频率的高频信号分量。
从EP 2 244 491 B2中已知一种方法和一种听力设备。在此,借助分频网络将输入信号划分为高频信号分量和低频信号分量,其中,使高频信号分量频率失真。随后,将低频信号分量和频率失真的高频信号分量叠加,以形成输出信号。文献EP 2 244 491 B2的主题为如下问题:由于实际分频网络不准确,两个信号分量在边界频率的范围内总是具有一定的频谱重叠。众所周知,由于这种重叠,频率失真可能导致特征伪音,特别是当输入信号在重叠区域中具有优势频率时(即,频谱峰值,特别是响亮的正弦波(Sinuston))。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使具有高频信号分量的优势频率的一部分频率失真,而具有低频信号分量的优势频率的另一部分保持不失真。输入信号的优势频率因此被映射到输出信号的两个紧密相邻的频率上,其引起可听见且经常作为干扰被感觉到的差拍(Schwebung)。根据EP 2244 491 B2,通过偏移边界频率,使得输出信号中的伪音减小,来减轻该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万拓私人有限公司,未经西万拓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19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听力设备、方法和听力系统
- 下一篇:人工耳蜗植入体的电子性能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