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信令数据的交通小区人口特征估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82037.9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5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远;沈培琳;贾若;吴纯靓;邢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4/35;H04L29/08;G06Q10/06;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安琪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交通 小区 人口 特征 估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令数据的交通小区人口特征估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基于手机信令数据获取各手机基站服务范围内的居住用户;(2)将获取到的居住用户信息与运营商的用户信息进行匹配,得到各手机基站覆盖范围内居住用户的个人信息;(3)基于手机基站与交通小区的对应关系,将步骤(2)所获得的手机基站所对应的居住用户个人信息转化成交通小区居住用户特征信息。本发明能够利用移动网络运营商数据,在无需额外设备的情况下,获得交通规划所必需的交通小区人口特征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大数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信令数据的交通小区人口特征估计方法。
背景技术
交通规划四阶段法以居民出行调查为基础,由交通生成、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交通量分配四个阶段组成。居民出行调查是交通规划的基础数据,传统的调查方式为间隔几年进行问卷式的出行调查,抽样率比较低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而且由于样本量和记忆准确性的限制,得到的结果不能满足分析需求。随着数据采集技术的不断发展,交通研究数据源逐渐从传统的问卷、线圈向雷达、微波检测器、卡口、GPS浮动车、电子标签等发展。这些检测器需要在道路上安装设备,需要购买专门的设备,而且需要在道路上进行施工,耗费人力物力。此外,传统的方法对居民从宏观角度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受采样方法、调查模式等影响较大,效果较差,难以得到准确信息。
21世纪以来,移动网络覆盖率越来越广,手机终端基本普及。截至2016年,中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3.2亿,庞大的用户基数和手机数据的时间跨度为信息采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手机数据包含大范围的时间和空间信息,合理利用这些数据,对于表征交通运行状态、评估交通设施和政策效果以及交通管理辅助决策有着重要作用。此外,手机用户的实名制登记政策,使得用户的年龄性别等信息得以准确地记录。然而,由于手机信令数据和用户信息包含用户的电话、位置等个人隐私信息,不能被直接应用。
交通小区居民特征作为交通规划四阶段法中交通分布的重要参考特征,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交通领域除了传统问卷调查还没有其他方法被应用于出行者个人特征的提取,手机运营商数据使得提取出行者特征、分析出行行为成为可能。本发明挖掘手机数据价值,充分发挥其在样本量和准确性上的优势,弥补了出行调查耗费人力、物力、时间和依赖被采访者记忆准确性的缺陷;同时注重对个体信息的保密,将个人信息集计为交通小区群体的信息,避免泄露用户隐私,从而为交通规划提供一种新的数据获取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信令数据的交通小区人口特征估计方法,能够利用移动网络运营商数据,在无需额外设备的情况下,获得交通规划所必需的交通小区人口特征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信令数据的交通小区人口特征估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基于手机信令数据获取各手机基站服务范围内的居住用户;
(2)将获取到的居住用户信息与运营商的用户信息进行匹配,得到各手机基站覆盖范围内居住用户的个人信息;
(3)基于手机基站与交通小区的对应关系,将步骤(2)所获得的手机基站所对应的居住用户个人信息转化成交通小区居住用户特征信息。
优选的,步骤(1)中,基于手机信令数据获取各手机基站服务范围内的居住用户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1)选取研究区域从研究日期往前连续若干天的信令数据,查询各基站每天休息时段所记录的数据集一;
(12)若上述数据集一中,某用户有足够天数的数据满足用户一天的记录中大部分的数据被同一基站所记录,则认为该用户居住于该基站服务范围内。
优选的,步骤(2)中,手机基站覆盖范围内居住用户个人信息获取方法为:根据基站居住用户的编号,统计用户APP使用偏好并关联查询含用户年龄性别等信息的基础表,得到用户性别、年龄、职业类别和APP使用偏好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20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