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负荷频率控制模型的源荷协同调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83177.8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58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唐昊;王鹏鹄;吕凯;李怡瑾;张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24 | 分类号: | H02J3/24;H02J3/46;H02J3/30 |
代理公司: | 34101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陆丽莉;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频 负荷频率 控制模型 协同 孤岛 飞轮储能系统 微型燃气轮机 数学模型 水电机组 微电网 风力发电 光伏发电 理论算法 模拟退火 区域建立 微网系统 系统安全 用户负荷 求解 多源 微网 机组 优化 学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荷频率控制模型的源荷协同调频方法,其步骤包括:1、将微型燃气轮机组、小规模水电机组、飞轮储能系统作为调频机组;2、建立所述微型燃气轮机组、小规模水电机组、飞轮储能系统、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用户负荷相应的负荷频率控制模型;3、针对所述孤岛两区域多源微电网中任意区域建立微电网的MDP数学模型;4、获取所述孤岛两区域微网的源荷协同调频所需数据;5、采用基于模拟退火的Q学习理论算法对所述MDP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通过源荷协同方法和基于学习优化方法的AGC控制器稳定孤岛两区域微网系统频率,从而提高系统安全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电网控制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含异质能源的孤岛两区域微电网负荷频率控制模型与源荷协同调频方法。
背景技术
孤岛微电网具有污染少、可靠性高、能源利用效率高等优点,但光伏、风能等新能源接入微网时,由于其输出的功率具有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等特点,并且微网中负荷的随机变化,这些因素会使孤岛微电网有功功率失去平衡、频率产生大幅偏离额定值,超过安全运行的范围。因此微网以孤岛方式运行时,需要保证自身的电压平稳同时维持频率稳定,就必须对微网进行有效的频率调节。
现有对于孤岛两区域微电网系统的研究和关注甚少,缺乏对微电网频率、电能质量与安全的研究方法。在微网系统中,通过控制器对分布式电源及储能装置的控制,使得系统功率和频率得以稳定。对于微网的发展来说,一味地去增加储能容量、扩大装机容量的解决方式难以满足微网系统中日益增长的用户负荷需求,这样会大大增加微网发展建设及投资成本,同时也会降低新能源的使用效率,造成大量可再生能源的浪费。因此需要电源侧与负荷需求侧相互协同,以实现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负荷频率控制模型的源荷协同调频方法,以期能通过源荷协同和基于学习优化方法来稳定控制孤岛两区域微网系统频率,从而提高系统安全稳定性。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基于负荷频率控制模型的源荷协同调频方法的特点是应用于由微型燃气轮机组、小规模水电机组、飞轮储能系统、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用户负荷所构成的孤岛两区域多源微电网中,并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将所述微型燃气轮机组、小规模水电机组、飞轮储能系统作为孤岛两区域微电网的调频机组;
步骤二,建立所述微型燃气轮机组、小规模水电机组、飞轮储能系统、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用户负荷相应的负荷频率控制模型;
步骤2.1、建立所述调频机组的负荷频率控制模型:
根据所述微型燃气轮机组、小规模水电机组、飞轮储能系统的动态特性分别建立相应的负荷频率控制模型;
在一个AGC决策周期内,令所述微型燃气轮机组的输出功率调节量为ΔPm,所述功率调节量ΔPm的等级为m∈Φ1={-Nm,...,-1,0,1,…,Nm};Φ1表示所述功率调节量ΔPm的等级集合,Nm表示所述功率调节量ΔPm的等级值,且为整数;
在一个AGC决策周期内,令所述小规模水电机组的输出功率调节量为ΔPh,所述输出功率调节量ΔPh的等级为h∈Φ2={-Nh,...,-1,0,1,...,Nh};Φ2表示所述输出功率调节量ΔPh的等级集合,Nh表示所述输出功率调节量ΔPh的等级值,且为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31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相电容投切控制电路及变流器
- 下一篇:一种动态有源阻尼装置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