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酵型青钱柳叶茶的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83423.X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7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汤兴利;房婉萍;周义峰;李乃伟;周莹;薛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型 青钱柳鲜叶 青钱柳 脂肪酶活性 青钱柳叶 消化吸收 脂类物质 制作工艺 工艺流程 抗疲劳 抗氧化 色香味 糖耐量 毛火 揉捻 萎凋 足火 血糖 代谢 发酵 脂肪 采摘 分解 制作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青钱柳鲜叶为原料制作发酵型青钱柳茶的方法,将青钱柳鲜叶采摘后,经过萎凋、揉捻、发酵、毛火、足火等工序,即可制成色香味俱佳的发酵型青钱柳茶。本产品能抑制脂肪酶活性、减少脂肪的消化吸收、促进脂类物质的代谢分解,并能降低血糖、明显改善糖耐量,同时还具有抗氧化,抗疲劳等多种功效;其生产工艺流程科学合理、简单易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酵型青钱柳叶茶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青钱柳系双子叶植物纲(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青钱柳叶茶制作工艺,制成一种新的色香味俱佳的青钱柳叶茶,从而丰富青钱柳叶茶的种类,拓展青钱柳叶茶市场。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鲜叶→萎凋(室内自然萎凋)→揉捻→“发酵”→毛火→足火。
中国专利200810136014公开了一种用青钱柳鲜叶为原料制作青钱柳茶的方法,将青钱柳鲜叶采摘后,经过杀青、切碎、干燥,即制成常见的青钱柳茶。
本发明在上述专利的基础上,借鉴工夫红茶等的制作方法,增加揉捻、发酵等工序,制成一种新的色香味俱佳的青钱柳叶茶。
具体地,包括如下步骤:
1.萎凋的目的:(1)鲜叶一般含水量在73-78%之间,细胞组织呈紧张状态,叶质硬脆,在这种情况下不便进行揉捻,也不能塑造出良好的茶叶外形,而且多呈碎片,茶叶在揉捻时极易流失,不利发酵的正常进行。萎凋就是首先要失水,使叶质柔软,增加可塑性,便于揉捻卷紧而不易成断碎;(2)鲜叶细胞中有各种酶存在,萎凋使细胞内的水分亏缺,细胞膜受到破坏,酶从细胞质中游离出来,从而增强了酶的活性。(3)萎凋使酶活性细胞增强的同时,酶促多酚类化合物的化学变化向有利于品质的方向转化。从而为此种发酵型青钱柳叶茶品质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揉捻的目的:(1)卷紧茶条,缩小体积,形成美观的外形,便于运输;(2)适度破坏细胞组织,使茶汁溢出粘附于叶表,加速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促进各种内含物的变化,为形成此种发酵型青钱柳叶茶特有的内质奠定基础。(3)同时也有利于干燥后,茶叶冲泡茶汁易进入茶汤,增加滋味的浓度和茶叶香气、色泽的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34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健桑叶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补肾健脾山萸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