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央空调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83646.6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4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林 |
主分类号: | F24F12/00 | 分类号: | F24F12/00;F24F13/30;F28D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11 广东省中山市西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罐 热交换器 接通 出液管 回液管 中央空调余热回收 利用装置 内部固定 导热油 内腔 盘管 节能技术领域 导热效率 内腔顶部 热量传递 使用寿命 液体介质 余热回收 内腔中 热传递 密封 水泵 流通 | ||
本发明涉及余热回收节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央空调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第一保温罐的内部固定有热交换器;第二保温罐的内部固定有盘管;第一保温罐与第二保温罐之间设置有出液管和回液管;出液管一端与第一保温罐的内腔顶部相接通;出液管另一端与第二保温罐的内腔相接通;回液管的两端分别接通在第一保温罐的内腔和第二保温罐的内腔中;回液管上接通有水泵。在使用本发明时,导热油在第二保温罐与第一保温罐之间流通,把热交换器的热量传递到盘管上;该结构通过导热油把热交换器密封,降低热交换器的氧化速度,使热交换器使用寿命更长;通过液体介质进行热传递,提高导热效率,降低热量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余热回收节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央空调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价格急剧上升,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成本和盈利。国家出台的节能政策和标准对节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利用余热回收是最有效的节能途径之一。余热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气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等。根据调查,中央空调的可利用余热资源非常丰富,是余热回收潜力最大的地方之一。
据了解,酒店宾馆等场所安装的中央空调在制冷的同时,有大量的热能外排到空气当中,造成了能源的浪费。现有的中央空调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中,经过风机把热交换器上的热量带走并吹入到布满水管的容器内,最终把水管内的水进行加热到一定温度;这种余热回收装置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风机从外界抽入不断抽入空气,而热交换器的使用寿命与当地空气质量有极大的关系;如果空气中酸性气体含量较大的话,容易腐蚀热交换器;而用在热空气与水管直接接触,热量的利用率低,造成极大的浪费。
故有必要对现有中央空调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进行进一步地技术革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中央空调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中央空调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它包括有第一保温罐和第二保温罐;所述第一保温罐的内部固定有热交换器;所述第二保温罐的内部固定有盘管;所述第一保温罐与第二保温罐之间设置有出液管和回液管;所述出液管一端与第一保温罐的内腔顶部相接通;出液管另一端与第二保温罐的内腔相接通;所述回液管的两端分别接通在第一保温罐的内腔和第二保温罐的内腔中;所述回液管上接通有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保温罐的顶部设置有加注孔;所述加注孔处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加注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孔内螺纹;所述密封塞上设置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塞外螺纹;所述塞外螺纹与孔内螺纹相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保温罐内顶壁的水平高度大于第一保温罐内定比的水平高度。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中央空调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第一保温罐的内部固定有热交换器;第二保温罐的内部固定有盘管;第一保温罐与第二保温罐之间设置有出液管和回液管;出液管一端与第一保温罐的内腔顶部相接通;出液管另一端与第二保温罐的内腔相接通;回液管的两端分别接通在第一保温罐的内腔和第二保温罐的内腔中;回液管上接通有水泵。在使用本发明时,往第二保温罐的内部灌注导热油,导热油流入到第一保温罐内并且充满;同时出液管也被灌满导热油;水泵启动,使导热油在第一保温罐与第二保温罐之间流动,经过压缩机压缩的高温制冷剂流入到热交换器的内部,然后热交换器的热量被第一保温罐内的导热油吸收后流入到第二保温罐内部,卫生冷水从盘管一端流入后,把在第二保温罐内部导热油的热量带走然后从盘管另一端流出外部的加热设备上继续加热;导热油在第二保温罐与第一保温罐之间流通,把热交换器的热量传递到盘管上;而为安全起见导热油选用绝缘的变压器油;该结构通过导热油把热交换器密封,降低热交换器的氧化速度,使热交换器使用寿命更长;通过液体介质进行热传递,提高导热效率,降低热量的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林,未经杨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36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内环境的空调控制系统
- 下一篇:空调机一机两用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