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戊柔比星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84487.1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4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袁异;刘祎祯;张翠芬;祝仰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道中道(菏泽)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00 | 分类号: | C07H1/00;C07H15/25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戊柔比星合成方法,盐酸柔红霉素在原甲酸三乙酯对其羰基进行保护下,进行溴代反应,反应液经过浓缩处理,直接进入脱保护反应,脱保护反应结束后,即以盐析的方式将溴化物中间体结晶出来,结晶出来的溴化物中间体先与正戊酸钾反应,再与三氟醋酸酐反应成酰胺制得戊柔比星。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较短,易于操作控制,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戊柔比星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戊柔比星(Valrubicin)最初是由美国Anthra Pharmaceuticals公司研制,并于2009年在美国首次上市,它主要治疗原位性膀胱癌。其化学名称为(2S-顺式)-2-[1,2,3,4,6,11-六氢-2,5,12-三羟基-7-甲氧基_6,11-二氧代-4-[[2,3, 6-三脱氧基-3-[(三氟乙酰)氨基]-α-L-来苏吡喃基]-氧]-2-并四苯基]-2-氧代乙基戊酸酯,分子式:C34H36F3NO13,分子量:723.65,结构式如下:
戊柔比星是蒽环类药物,主要作用是干扰正常DNA的分裂重组。可能影响细胞的各种生物学功能,主要是干扰核酸代谢。本品易渗入细胞内部,抑制核苷形成核酸,从而引起大量染色体损伤,并使细胞周期停止于G2期。临床上通过膀胱内滴注给药,用于治疗膀胱癌,效果明显而且耐受性好。
文献J.Med.Chem.1985.28,1223-1228报道,戊柔比星的合成方法也是以盐酸柔红霉素为起始原料,通过两种工艺路线合成产品。反应原理如下:
本申请人对上述两条工艺路线反复试验过多次。其中,盐酸柔红霉素通过三氟乙酰化---碘化---正戊酸钠缩合---目标产物,这条路线的难点在于碘化反应这步。由于碘化物比溴化物更容易发生水解,所以,整个反应过程都需要确保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在实验室可以达到这个条件,但在工业生产上是很难做到的。再者,滴加I2的过程中温度较难控制,稍微偏高,就会有较多副产物生成,而且这些副产物很难去除。另外,反应结束将氧化钙滤除后,调节pH值时较难控制,pH稍高,则会导致分离困难,降低收率,甚至导致实验失败,得不到目标产物。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氧化钙的碱性比较强,中间体Ⅲ在强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导致了断糖反应的发生,从而降低了目标产物的收率和纯度。另一条工艺路线为盐酸柔红霉素通过溴化---三氟乙酰化---正戊酸钠缩合---目标产物。这条工艺路线是在没有进行羰基保护的情况下即进行溴化,很容易产生多溴代反应,而生成多种溴化副产物。另一方面,-Br比较活泼,在下一步的三氟乙酰化反应过程中,很容易被-COCF3取代,导致α位甲基氢三氟乙酰化而不能与正戊酸钠进行缩合反应,从而得不到目标产物。该文献戊柔比星的合成方法均不能得到或者得到很少的目标产物,无法实现工业化生产。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694291A公开了一种戊柔比星的合成方法,以盐酸柔红霉素为起始原料,选择性保护羰基并进行溴化,去羰基保护后先与正戊酸钠进行缩合反应,再与三氟乙酸酐反应制得酰胺而得到戊柔比星产品,反应原理如下:
该方法中,保护溴化反应和脱保护反应结束后,均是以环氧丙烷淬灭,然后直接加异丙醚结晶。我们按此做了多次实验,所得产物黏度较大,很难过滤,最后得到粘稠的块状固体,干燥后颜色变深。此方法不易操作,不适合大生产。而且,异丙醚是属于半受控原料,对其在最终产品中的残留要求较为严格,很难达到限度要求。
发明内容
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戊柔比星的合成方法,无需将带保护基团的溴化物中间体结晶出来,而是经过浓缩处理,直接进入脱保护反应;脱保护反应结束后,即以盐析的方式将溴化物中间体结晶出来。这种方法得到的溴化物中间体收率纯度较高、易于操作,适合大生产。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道中道(菏泽)制药有限公司,未经道中道(菏泽)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44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