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酸碱的陶瓷分离膜支撑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86879.1 | 申请日: | 201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0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林楚潮;俞静磊;翁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加尔(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00 | 分类号: | C04B38/00;C04B41/85;C04B35/10;C04B35/622;C04B35/64;B01D67/00;B01D69/10;B01D7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5 | 代理人: | 张辉;温洁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酸 陶瓷 分离 支撑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酸碱的陶瓷分离膜支撑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备原料,其中原料包括混合粉末,含有:纯度≥99.7%的α氧化铝粉末,它的中位粒径D50为15-60μm和纯度≥99.8%的铝盐或铝盐和锆盐;
(2)使前述混合粉末倒入75-85℃水中搅拌以形成混悬溶液;加入聚乙二醇;调节混悬液pH到9-10并保持1-4小时形成纳米的沉淀物包裹在α氧化铝表面;滴加5%硝酸溶液使混悬液pH降低到1-2保持4-12小时形成铝或铝和锆的氧化物溶胶;静置沉淀,用乙醇清洗1-2次后用去离子水清洗沉淀物;将包裹有纳米溶胶的α氧化铝颗粒置于水热反应釜中,加入质量为α氧化铝颗粒400%的去离子水;水热反应10-24小时,使得α氧化铝表面包裹的溶胶转化为纳米氧化铝晶体或纳米氧化铝和氧化锆的混合晶体;将水热后的混悬液洗涤过滤,滤出的粉体烘干;
(3)将此粉体直接或和烧结助剂氧化钛一起与粘结剂纤维素和聚乙烯醇、水,以及桐油和液体石蜡中的一个或者两个形成泥料;将泥料挤出成型为管式陶瓷膜生坯并在80-100℃下保温10-20小时使其烘干;将烘干后的生坯在1300-1500℃下保温1-6小时,得到多孔的陶瓷分离膜支撑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酸碱的陶瓷分离膜支撑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盐为氯化铝、硫酸铝、硝酸铝、异丙醇铝的一种或者几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酸碱的陶瓷分离膜支撑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铝盐或铝盐和锆盐的质量为α氧化铝的2-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酸碱的陶瓷分离膜支撑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悬液加入的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1000、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6000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酸碱的陶瓷分离膜支撑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乙二醇的加入量为α氧化铝颗粒的1-1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酸碱的陶瓷分离膜支撑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尿素、2-10%的氨水来调节pH到9-1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酸碱的陶瓷分离膜支撑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热的反应温度为200-240℃,反应时间为6-20小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酸碱的陶瓷分离膜支撑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氧化钛的加入量为α氧化铝质量的0.5-4%,且中位粒径≤10μ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酸碱的陶瓷分离膜支撑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桐油和石蜡可单独加入或者一起加入,总量为泥料总质量的2-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加尔(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加尔(厦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687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韧性的氧化锆瓷块
- 下一篇:低温氯化渣制备发泡多孔陶瓷材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