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轮机监测系统的校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88397.X | 申请日: | 201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2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韦宣;瞿丽莉;王志浩;赵蒙;杨海燕;章春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21/00 | 分类号: | F01D21/00;G01H1/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点 轴位移 校准结果 汽轮机 校准 测量 监测系统 绝对误差 振传感器 传感器 监测系统运行 最大允许误差 转速传感器 标准仪器 实际测量 相对误差 转速显示 机柜 排查 允差 判定 记录 环节 | ||
本发明一种汽轮机监测系统的校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传感器的安装:分别安装瓦振传感器、轴振传感器、轴位移传感器(10)及转速传感器;2)实施校准:在瓦振测点测量得到振动显示数值,在轴振测点测量得到振动显示数值,在轴位移测点测量得到位移显示数值,在转速测点测量得到转速显示数值;3)校准结果及合格判定:根据记录的标准仪器示值以及实际测量值,则有瓦振、轴振、轴位移和转速四类测点的相对或者绝对误差;瓦振、轴振、轴位移是相对误差,转速为绝对误差;当各测点校准结果在最大允许误差内时,则说明汽轮机监测系统运行正常;当某个测点的校准结果超过允差,则说明在该测点的误差产生在TSI机柜或者DCS环节处,继续进一步排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轮机监测系统(turbine supervisory instrument,以下简称TSI)的校准方法,用于TSI系统的准确性测量和校准。
背景技术
TSI系统是保障汽轮发电机组安全运行的重要保护系统,系统出厂时罕见有TSI设备厂提供的系统性测量精度及可靠性等指标的检测报告,现场安装投运后也少有系统性测试和验收报告,对整套TSI系统、尤其是运行一个时间段的系统性能指标监督处于盲点。按照目前的行业惯例,在机组大修时,电厂仅将TSI系统传感器送至有资质实验室进行计量检定,而对包括传感器(前置器)、信号传输回路在内的整个测量通道的校准,由于技术条件、检验资质和计量方法等原因却从未涉及。
由于TSI系统连续运行时间长,大多数测点属隐蔽安装测点,且其中的一部分测点(轴振、瓦振、转速和轴位移)纳入热工保护系统。这些测点的测量是否准确、系统性能是否稳定可靠,对保障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为提高TSI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电厂热控人员通过检查测量回路连接线路、交换传感器和前置器、更换前置器、更换测量模块,不断完善安装检修和运行维护管理方法等等尽力做好维护工作,但TSI保护误动情况仍偶有发生。要使TSI保护动作正确发出,保证参数的准确测量至关重要。
由于TSI系统是电厂重要的热工保护系统之一,对每个测量回路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要求都非常高。但由于发电企业受限于计量标准建标和量值传递、标准计量器购置和实验室建设、计量人员取证、计量评价方法等客观因素;热控人员对TSI系统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深度尚显不足;受业内一直以来未执行对TSI系统进行定期检测要求的主观因素影响;目前对TSI系统的校准仍仅停留在传感器强制送检层面。
通过TSI系统校准,可发现每个测量回路中的信号在各传送阶段、测量参数设置、保护逻辑设计等诸方面是否存在缺陷;计量每个测量通道的测量精度;最后综合评价出TSI系统的总体性能。保障TSI系统测量精准、运行稳定可靠,达到“减少误动、防止拒动”的运行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应对目前TSI系统普遍存在的“全系统”计量缺失问题,确保TSI系统能准确检测到轴系机械运行的状态、运动变化,判定是否危及机组运行安全,在保证传感器的计量性能合格的前提下,必须对TSI系统进行现场校准,才能全面、客观的评价系统的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汽轮机监测系统正常投入,为机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证,因此,提供了一种汽轮机监测系统的校准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汽轮机监测系统的校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传感器的安装
分别在瓦振测点安装瓦振传感器、在轴振测点安装轴振传感器、在轴位移测点安装轴位移传感器及在转速测点安装转速传感器;
2)实施校准
通过瓦振传感器在瓦振测点测量得到振动显示数值,通过轴振传感器在轴振测点测量得到振动显示数值,通过轴位移传感器在轴位移测点测量得到位移显示数值,通过转速传感器在转速测点测量得到转速显示数值;
3)校准结果及合格判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83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轮发电机组智能经济运行系统
- 下一篇:带有近壁冷却的涡轮发动机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