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短波接收随路窄带干扰抑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89411.8 | 申请日: | 201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6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任小军;牛吉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71 | 分类号: | H04B1/71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窄带干扰信号 射频输入信号 干扰信号 幅度调整模块 信号合成模块 窄带干扰抑制 调整模块 短波接收 提取模块 信号合成处理 强干扰环境 工作性能 加法合成 相位调整 接收机 幅度差 原频率 反相 预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波接收随路窄带干扰抑制系统,包括干扰信号提取模块、频相调整模块、幅度调整模块和信号合成模块,干扰信号提取模块用于从射频输入信号中提取窄带干扰信号;频相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窄带干扰信号频率至原频率,调整所述窄带干扰信号相位至反相相位;幅度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窄带干扰信号幅度至与射频输入信号中混合的窄带干扰信号幅度差小于预设值;信号合成模块用于加法合成调整后的窄带干扰信号与射频输入信号。通过该系统可以准确提取射频输入信号中的窄带干扰信号,并经幅度和相位调整及信号合成处理后,实现对输入信号中随路干扰信号的抑制,达到提高接收机在强干扰环境下工作性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扰抑制,尤其是一种短波接收随路窄带干扰抑制系统。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如何有效提升短波接收机在多种干扰作用下的性能和能力,是短波接收机设计时需要面对和尽力克服的重要问题。从对接收机的干扰作用特性来看,短波接收机面临的主要干扰包括阻塞干扰、倒易混频干扰和带外互调干扰。这些干扰对接收机的干扰作用机理各不相同,但当干扰信号达到一定强度时,对接收机接收信号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强,会导致接收效果恶化甚至难以正常接收。因此,研究干扰抑制技术,降低干扰信号强度,可有效提升接收机在强干扰作用下的工作性能。
常规的接收干扰抑制方法主要包括种:削峰、滤波和数字域抑制。
削峰主要用于保护接收机,其作用机理是:当接收信号超过一定门限时,通过削峰处理,把最大接收信号限定在设定门限下,以保证后端处理电路不损坏或不出现阻塞效应。削峰用于干扰抑制的主要问题是将引入多阶削峰干扰,同时将影响调幅类信号的正常接收。因此,削峰并不是一种有效的干扰抑制处理方法。
滤波主要通过对干扰信号进行陷波或带阻滤波,降低干扰信号的强度。在短波频段内,由于频率较低,导致陷波或带阻滤波的带宽较宽(通常大于200kHz,频率越高,带宽越大),这将对带宽内及邻近信号造成较大的损耗。此外,具有实用性的调谐式滤波器还存在体积较大等问题。
数字域干扰抑制适用于干扰信号能无失真进入数字域的场合,当干扰信号导致射频前端出现失真时,数字域处理将无能为力。
射频对消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射频对消主要用于共址干扰抑制或消除本机发射信号对接收信号的影响方面的处理,尚未有用于抑制接收机随路干扰方面的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射频域对短波接收射频信号中3kHz以内的窄带强干扰信号进行抑制处理,防止接收机进入非线性工作区或出现阻塞效应,达到扩大强干扰作用下接收机工作动态范围,提升接收工作性能的目的。
本发明能够以多种方式实现,包括方法、系统、设备、装置或计算机可读介质,在下面论述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
一种短波接收随路窄带干扰抑制系统,包括干扰信号提取模块、频相调整模块、幅度调整模块和信号合成模块,干扰信号提取模块用于从射频输入信号中提取窄带干扰信号;频相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窄带干扰信号频率至原频率,调整所述窄带干扰信号相位至反相相位;幅度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窄带干扰信号幅度至与射频输入信号中混合的窄带干扰信号幅度差小于预设值;信号合成模块用于加法合成调整后的窄带干扰信号与射频输入信号。
进一步地,干扰信号提取模块中射频输入信号的耦合信号与第一中频本振信号混频,然后通过窄带中频滤波完成窄带干扰信号提取。
进一步地,频相调整模块中将提取出的窄带干扰信号与第二中频本振信号混频,以调整所述窄带干扰信号频率至原频率,第一中频本振信号频率与第二中频本振信号频率相等。
进一步地,调整第一中频本振信号相位和/或第二中频本振信号相位,使得所述窄带干扰信号经二次混频后,其相位被调整至反相相位或符合干扰抑制要求相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94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抗干扰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