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漏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89558.7 | 申请日: | 2018-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5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邹宇华;张鸿伟;蓝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旺电子科技(龙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罗丹 |
地址: | 5173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漏 锣刀 专业培训 工艺边 锣板 程序设计 生产操作 外围处 重合 漏出 上板 趟板 下板 校对 排序 保证 检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漏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上板,校对锣刀位置;2)锣板:每一支锣刀在工艺边与外围处按锣刀排序超锣程工作,每段相邻的锣程之间重合;3)检查工艺边是否与板外废料相连,如果相连,则重新返锣;反之,则进行下一步;4)下板,转锣下一趟板或结束锣板。本发明提供的防漏锣方法设计科学合理,具有以下效果:1.能保证PCB板可以方便识别出漏锣的情况,防止漏出到下工序;2.保证PCB板尺寸精度在±0.1mm的范围内;3.程序设计简单,无需进行额外的专业培训;4.生产操作简单,无需专业培训即可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CB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防漏锣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锣带设计方法,存在有如下问题:1.在CNC成型过程中,出现跳过一把锣刀或中途断刀等,均会出现漏锣,且不便于发现漏锣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快速简单发现漏锣情况,操作方便的防漏锣方法。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漏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上板,校对锣刀位置;
2)锣板:每一支锣刀在工艺边与外围处按锣刀排序超锣程工作,每段相邻的锣程之间重合;
3)检查工艺边是否与板外废料相连,如果相连,则重新返锣;反之,则进行下一步;
4)下板,转锣下一趟板或结束锣板。
进一步地,所述超锣程工作的超锣程的长度为3-7mm,且尺寸直接锣到位。
进一步地,所述每段相邻的锣程需重合1-4mm,尺寸直接锣到位。
进一步地,所述每一支锣刀的加锣位置必须保证靠工艺边处,且为同一处直线。
本发明提供的防漏锣方法设计科学合理,具有以下效果:
1.能保证PCB板可以方便识别出漏锣的情况,防止漏出到下工序;
2.保证PCB板尺寸精度在±0.1mm的范围内;
3.程序设计简单,无需进行额外的专业培训;
4.生产操作简单,无需专业培训即可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以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防漏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上板,校对锣刀位置;
2)锣板:锣外围时每一支锣刀在工艺边与外围处按锣刀排序顺序加锣长度为5mm的锣程,且每段锣程之间重合2mm,尺寸直接锣到位;
3)检查工艺边是否与板外废料相连,如果相连,则重新返锣;反之,则进行下一步;
4)下板,转锣下一趟板或结束锣板。
作为上述实施例方案的改进,,所述每一支锣刀的加锣位置必须保证靠工艺边处,且为同一处直线。
实施例2:
一种防漏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上板,校对锣刀位置;
2)锣板:锣外围时每一支锣刀在工艺边与外围处按锣刀排序顺序加锣长度为6mm的锣程,且每段锣程之间重合3mm,且尺寸直接锣到位;根据锣刀大小和PCB板的大小可以适应性调整上述锣程的长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旺电子科技(龙川)有限公司,未经景旺电子科技(龙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95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