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堆坑直接滞留的反应堆堆芯熔融物捕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89699.9 | 申请日: | 2018-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84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元一单;郭强;李炜;张丽;朱晨;马卫民;韩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9/016 | 分类号: | G21C9/0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任晓航;周敏毅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接 滞留 反应 堆堆 熔融 集装 | ||
1.一种堆坑直接滞留的反应堆堆芯熔融物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集装置包括堆坑、检修平台、反应堆压力容器、金属密封罐、冷却水箱、蒸汽排放口,
所述的检修平台置于所述的堆坑内并将堆坑分割为上下两半部分;
所述的反应堆压力容器置于所述的堆坑内的上半部分;
多个所述的金属密封罐堆放在所述的堆坑内的下半部分,并在所述的堆坑内的下半部分充水后能够在所述的堆坑中呈现漂浮状态;
所述的冷却水箱位于所述的堆坑外,并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的堆坑内的下半部分形成循环回路;
所述的堆坑内的下半部分的侧壁的上部开有所述的蒸汽排放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金属密封罐由铁基合金加工而成,
所述的金属密封罐内部充有占其体积比10-50%的水,其余自由空间为空气,
在堆放的所有的所述的金属密封罐中,70%以上的金属密封罐的罐体整体平均密度略小于水,为750-900kg/m3;10%以下的金属密封罐的罐体整体平均密度大于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密封罐包括位于顶部的封口、位于底部的封底、罐体、法兰、法兰螺栓,
所述的罐体连接所述的封底并通过所述的法兰、法兰螺栓连接所述的封口;
所述的罐体的板材厚度小于所述的封底的板材厚度但大于所述的封口的板材厚度,从而使得所述的金属密封罐在水中漂浮时所述的封口保持向上;
所述的法兰螺栓保证整个所述的金属密封罐的内压承受能力不大于2MP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罐体为双层罐体,由内部罐体和外部罐体两部分组成,外部罐体连接所述的封底并通过所述的法兰、法兰螺栓连接所述的封口;内部罐体高度低于外部罐体,且顶部和底部均呈开放状态,
内部罐体外壁面和外部罐体内壁面存在间隙,内部罐体通过上、下端的4-6根直径为1-3mm的短细金属柱连接、固定在外部罐体内壁面上,且内、外罐体同轴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金属密封罐通过简易支架大量松散的堆放在所述的堆坑内,以使堆放区水平截面上所述的金属密封罐的横截面积总和占所述的堆坑对应高度横截面积的3-75%,
所述的金属密封罐的堆放顺序是整体平均密度高的所述的金属密封罐垫在底部,整体平均密度低的所述的金属密封罐摞在上方,且布置在顶层的所述的金属密封罐距所述的检修平台的底板的间距不小于1.5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修平台由单位面积承重不低于1700kg的钢化玻璃板拼接而成,上方铺设有牺牲混凝土;所述的钢化玻璃板为2-4层结构,之间用玻璃胶粘合,每层钢化玻璃板厚度在10-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集装置还包括在所述的检修平台与所述的反应堆压力容器之间布置的减震装置,用于缓冲大质量物体掉落形成的机械冲击,
所述的减震装置的材质与牺牲材料相同,
所述的减震装置为纵截面呈梯形,圆周方向布置的若干矮墩;或为位于RPV下封头正下方的由正方形栅格板多层拼接而成的略大于RPV投影范围的长方体,
所述的长方体边缘层数多于中心层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堆坑内的上半部分空间的内壁面内衬耐高温材质保护层,耐高温材质保护层的外部再铺设内衬牺牲材料,且所述的耐高温材质保护层和所述的内衬牺牲材料的铺设高度均高于反应堆压力容器下封头焊缝,高度差不小于1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汽排放口将所述的堆坑的下半部分空间与安全壳连通,其沿所述的堆坑周向不同角度开设,数量为2-12个,每个直径为100-3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水箱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的堆坑的下半部分空间的底部和中上部连通,连接管道上设有阀门,所述的阀门在系统检测到严重事故发生的信号后自动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969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燃料组件导向管
- 下一篇:核电站反应堆冷却系统的阀门壳体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