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监视盲角区域的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90834.1 | 申请日: | 2018-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92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霍尔格·莫赫拉;克劳斯·阿诺德;约翰内斯·顾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曼卡车和巴士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08 | 分类号: | B60W30/08;G08G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李少丹;许伟群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监视 区域 技术 | ||
本发明涉及用于监视盲角区域的技术。介绍了一种用于监视机动车(114)的盲角区域(103)的技术。在第一方面,一种装置包括:被设计用于检测在所述机动车(114)的盲角区域(103)内的对象(124)的至少一个传感器(102)或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102)的接口;被设计用于将转向信号灯(105)置位的操纵机构;信号发送器,其被设计用于在所述机动车(114)内输出用以确认被置位的所述转向信号灯(105)的第一信号,并用于输出与所述第一信号相同的信号媒介的不同于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如果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102)检测到在所述机动车(114)的盲角区域(103)内的对象(12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机动车的盲角区域的监视。特别是介绍一种用于通报机动车盲角区域内的对象的装置和一种配备有该装置的机动车。
背景技术
机动车驾驶员,特别是商用车的驾驶员,在行驶期间受到车辆周围的很多不同的刺激物(例如,建筑工地或停靠站)的影响,驾驶员必须监视这些刺激物,并且驾驶员在有危险时必须对这些刺激物做出反应。此外,商用车的驾驶员必须注意到众多的内部消息(例如,故障消息或辅助系统)和外部消息(例如动态的交通标识、紧急任务用车的特殊信号或电话呼叫),从而存在没听到或者弄错这些信号中的个别信号的危险。
在多车道公路上更换车道时,这种危险尤为严重,因为其它车辆可能位于该机动车的盲角中,或者可能快速地靠近进而被忽视。为了减少这些危险源,在很多轿车和载重汽车中都采用了车道更换辅助系统(也叫“盲角辅助系统”),其针对盲角区域内的其它车辆发出警报。
文献DE 10 2005 054 972 A1介绍了一种用于盲角监视的驾驶员辅助系统。为了减少驾驶员警报的数量,在输出驾驶员警报之前,检查是否可基于给定的交通基本设施进行车道变换。如果作为检查的结果无法变换车道,就抑制驾驶员警报。
但只有当相应的报警信号被驾驶员正确地理解且未被弄错、确实听见或者未忽视时,这种辅助才能够减小事故危险。然而,通常的报警信号是任意的信号声音,由于驾驶员周围的众多的其它内部的和外部的信息,该故障源在所述信号声音情况下未予排除。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监视盲角区域的技术,其报警信号能够明确地对应于盲角区域内的危险。另一种或替代的目的是,防止报警信号未被听到,而本身形成危险源。
该目的或这些目的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装置或车辆得以实现。本发明的有利的实施方式和应用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并在后续说明中部分地参照附图予以详述。
根据一个方面,用于监视机动车盲角区域的装置包括:被设计用于检测机动车盲角区域内的对象的至少一个传感器或至少一个传感器的接口;被设计用于将转向信号灯置位的操纵机构;信号发送器,其被设计用于在机动车内输出用以确认被置位的转向信号灯的第一信号,并用于输出与第一信号相同信号媒介的不同于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如果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检测到机动车盲角区域内的对象的话。
第二信号也可以称为报警信号。为了警告驾驶员,第二信号由同一信号发送器借助同一种信号媒介被输出,该信号媒介也输出被置位的转向信号灯的确认,由此把打算的车道变换与对盲角区域内对象的报警之间的关系无疑义地通报给机动车的驾驶员,也就是说,产生可识别的关系。盲角区域也可以称为报警区或危险区。
例如,信号发送器包括用于产生第一信号的至少一个中等音调扬声器和用于产生第二信号的至少一个高等音调扬声器。
在“机动车内”对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输出,可以通过在机动车的车厢内部(例如,在驾驶室内部)的输出来实现。
该关系可以通过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一个或多个一致的特性予以通报。例如,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可以包括一致的声音元素和/或视觉元素,或者,信号输出地点和/或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信号源可以一致。替代地或补充地,第二信号可以包括对第一信号的更快速的和/或更强烈的(例如,更响亮的或更明亮的)再现或重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曼卡车和巴士股份公司,未经曼卡车和巴士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08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