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无线充电线路之触摸板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91219.2 | 申请日: | 2018-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8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陆恒;刘志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蓝沛泰和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6 | 分类号: | G06F3/046;G06F3/041;H02J50/00;H02J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3437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充电 方向电磁 触摸板结构 第一板 板体 断点 电路 无线充电电路 板材本体 触控电路 贴合固定 显示模块 线路连接 玻璃层 透明的 板件 板片 分层 工法 贯孔 配置 跳线 贴合 垂直 | ||
本发明涉及具无线充电线路之触摸板结构,其包含相互贴合之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之一侧设有第一方向电磁线路,另一侧设有第一部分无线充电线路,且该第一部分无线充电线路上系具有至少一电路断点;而该第二板体之一侧设有第二方向电磁线路,其配置方向与该第一方向电磁线路相互垂直,且另一侧设有第二部分无线充电线路,该第二部分无线充电线路连接于该第一部分无线充电线路之电路断点,进而形成一完整之线路。透过将触控电路及无线充电电路透过分层配置,而后贴合固定为一板片之工法,进而可以无需对板材本体进行任何贯孔跳线,故可以在透明的PET材质板件上实施,直接置于玻璃层及显示模块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具无线充电线路之触摸板结构;详细而言,系关于一种将无线充电线路整合于触摸板,达到可精简制程、提高良率并且达可透明化之复合触摸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使得人机接口的输入种类也随之增加,为了追求操作的直觉化以及提高相对之便利性,触控输入的方式被广泛的使用在各类型的电子产品上。
一般而言,触控输入的种类有电磁式触控、电阻式触控与电容式触控等等方式。其中,电磁式触控是由触摸板与磁力数字笔之间的互动进而得到相应的输入讯号,通常感应天线会以二维数组的方式数组铺设于触摸板中。电磁式触控的运作原理是藉由触摸板与数字笔之间的距离变化,使得感应天线与数字笔两者间的磁力随之改变,进而可以根据感应天线的磁力变化,得到数字笔在触摸板上的位置。
此外,在触控面板的应用领域里,亦存在有将无线充电线圈布设于一板层之上,而令数字笔于触摸板上移动之过程中,同时可以获得磁生电力的反馈充电效果,进而可以让数字笔一边使用一边充电的无线充电技术。
而现有技术中,该无线充电线圈之配置方式,主要是独立设于一单独的板层的正、反两面,且其两面间的电路导通,以及与其他触摸板层之间的走线,都不免得通过贯穿板层之孔洞来完成。而如PET等透明材质应,应用在穿孔做跳线的作业上十分容易产生良率问题,故此类型无线充电技术所使用的板层,目前主要是以不透明之PCB材质。而因为材质之质地本身为非透明之故,其成为必须分离设置于面板层结构底部之层面,无法与触控线路面板做更有效率的合并整合,此系为现有技术中一直存在着的技术瓶颈。
故综观前所述,本发明之发明人思索并设计具无线充电线路之触摸板结构,以期针对现有技术之缺失加以改善,进而增进产业上之实施利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前述之现有技术的不足点,本发明系设计一种具备新颖性、进步性及产业利用性等专利要件之具无线充电线路之触摸板结构,以期克服现有技术之难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具无线充电线路之触摸板结构,其包含:一第一板体,其两相对之壁面分别为一第一感应线路配置面及一第一充电线路配置面,其中该第一感应线路配置面上设有第一方向电磁线路,且该第一方向电磁线路具有复数接电端点,该些接电端点皆分布于该第一板体之一第一接电侧,且该第一板体上于与该第一接电侧相垂直之侧缘系为一第二接电侧;其中该第一充电线路配置面是设有第一部分无线充电线路,该第一部分无线充电线路系具有一第一外接端,且该第一部分无线充电线路上系具有至少一电路断点;及一第二板体,其系与该第一板体相互贴合为一体,且该第二板体上亦具有方向相同于该第一板体之第一接电侧及第二接电侧,而该第二板体之两相对壁面分别为一第二感应线路配置面及一第二充电线路配置面,其中该第二感应线路配置面上是设有第二方向电磁线路,其配置方向与该第一方向电磁线路相互垂直,且该第二方向电磁线路具有复数接电端点,该些接电端点皆分布于该第二板体之第二接电侧;其中该第二充电线路配置面系与该第一充电线路配置面相互贴合,该第二充电线路配置面上设有第二部分无线充电线路,且该第二部分无线充电线路系具有一第二外接端,其中该第二外接端与该第一外接端其中之一设于该第一接电侧,另一为设于该第二接电侧,而该第二部分无线充电线路系恰可连接于该电路断点,进而令该第一部分无线充电线路与该第二部分无线充电线路形成一完整之线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蓝沛泰和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蓝沛泰和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12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