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距离曲线段主梁顶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91376.3 | 申请日: | 2018-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22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谢道平;郭强;薛志武;汪文霞;李曾曾;刘益平;吴睿;李阳;李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梁段 顶推 曲线段 主梁 方向移动 拼装平台 桥梁施工 设计位置 顺桥向 拼装 施工流程 一体形成 固连 桥梁 施工 | ||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方法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长距离曲线段主梁顶推方法。在桥梁起始端的拼装平台上拼装第一部分梁段,顶推第一部分梁段沿顺桥向方向移动至设计位置,在拼装平台拼装第二部分梁段,顶推第二部分梁段沿顺桥向方向移动至设计位置,调节两部分梁段的位置使两者精确对接,然后将其固连为一体形成曲线段主梁,按照上述施工流程继续顶推后续梁段,直至所有的梁段连为一体。本发明的顶推施工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大幅度降低桥梁施工的难度和成本,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方法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长距离曲线段主梁顶推方法。
背景技术
顶推法施工是桥梁施工领域中惯用的施工方法,具有施工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顶推法施工广泛应用于直线桥梁施工,对于曲线桥梁来说,常规顶推法施工存在一些问题。曲线段主梁顶推过程中,为了保证所有支点位置的主梁腹板始终处于顶推设备接触面上方,需要不断对主梁进行纠偏,当顶推距离较长、顶推支点较多时,要保证每个支点处主梁腹板都支撑在顶推设备上就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曲线桥梁顶推施工存在纠偏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长距离曲线段主梁顶推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长距离曲线段主梁顶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桥梁起始端的拼装平台上拼装第一部分梁段,顶推第一部分梁段沿顺桥向方向移动至设计位置,在拼装平台拼装第二部分梁段,顶推第二部分梁段沿顺桥向方向移动至设计位置,调节两部分梁段的位置使两者精确对接,然后将其固连为一体,按照上述施工流程继续顶推后续梁段,直至所有的梁段连为一体形成曲线段主梁。
进一步的所述的在桥梁起始端的拼装平台上拼装第一部分梁段的方法为:在桥梁起始端的拼装平台上拼装第一部分梁段,在第一部分梁段的前端安装前导梁,待第一部分梁段脱离拼装平台后,在第一部分梁段的后端安装后导梁。
进一步的所述的在拼装平台拼装第二部分梁段的方法为:待第一部分梁段完全脱离拼装平台后,在拼装平台上拼装第二部分梁段,在第二部分梁段前端安装中间导梁。
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两部分梁段的位置使两者精确对接的方法为:顶推第一部分梁段至设计位置后,拆除掉第一部分梁段后端的后导梁,顶推第二部分梁段沿顺桥向移动至中间导梁前端接触到第一部分梁段后端后,拆除掉中间导梁,继续沿顺桥向方向顶推第二部分梁段使其前端与第一部分梁段后端接触,调节两部分梁段的位置使两者精确对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拆除掉第一部分梁段后端的后导梁的方法为:在顶推第一部分梁段前,预先在相邻两跨桥墩之间搭建临时支架,使临时支架处于达到设计位置的第一部分梁段的后端正下方,待第一部分梁段的后导梁到达临时支架上并支撑于临时支架上后,利用临时支架作为施工平台拆除后导梁。
进一步的所述的拆除掉中间导梁的方法为:待第一部分梁段上的后导梁被拆除后,沿顺桥向顶推第二部分梁段和中间导梁移动,直至中间导梁前端移动至临时支架上,割除位于临时支架上的中间导梁部分,继续顶推第二部分梁段与剩下的中间导梁移动,逐段割除中间导梁,直至所有的中间导梁拆除完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两部分梁段的位置使两者精确对接,然后将其固连为一体的方法为:待第二部分梁段上的中间导梁完全拆除后,顶推第二部分梁段沿顺桥向移动至临时支架上,调节两部分梁段在临时支架上的位置,使第一部分梁段的后端与第二部分梁段的前端对接,并使接缝处与桥墩在竖直方向上错开,利用临时支架作为施工平台通过螺栓或是焊接的方式将第一部分梁段与第二部分梁段固连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顶推第一部分梁段沿顺桥向方向移动的方法为:利用永久桥墩作为顶推装置的承载基础,浇筑桥墩时,在桥墩横桥向两侧浇筑出两个支墩,在支墩上布置支座,在两个支墩之间布置可沿竖直方向、横桥向方向和顺桥向方向顶推第一部分梁段移动的顶推装置,在顶推装置与第一部分梁段之间安装承载基础,利用顶推装置顶推第一部分梁段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13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电阻变化的监测钢索及钢索服役状态监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液压支承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