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心式除尘除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92224.5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9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潘国强;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创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74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周舟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锡市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室 离心式除尘 生物膜吸附 除气装置 出气管 进气管 滤网架 侧壁 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超声波发生器 电磁激振器 环形进气管 预处理阶段 除尘效率 使用寿命 维护方便 布气管 反应室 废气量 除尘 等距 灰室 清灰 室内 应用 | ||
一种离心式除尘除气装置,主要包括除尘室、反应室和灰室;所述除尘室内设有圆锥形生物膜吸附滤网架,生物膜吸附滤网架下方设有环形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等距设有若干倾斜的布气管;所述除尘室的侧壁设有超声波发生器,除尘室顶部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除尘室连接处侧壁设有电磁激振器,本装置进气管设计科学合理,处理废气量大、清灰效果好、除尘效率高、运行可靠、维护方便、占地面积小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的预处理阶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心式除尘除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对有机废气处理要求的提高,废气除尘干燥装置逐渐成为有机废气处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如今的一些除尘装置普遍存在一些缺点,且效率也不够高,如当入口浓度增大时,同一过滤面积上积灰速度快,压力损失随之增加,结果是不得不增加清灰次数,同时滤袋容易堵塞,寿命缩短,压力损失大幅度上升,除尘效率也要降低。目前现有的离心式除尘装置存在一些缺陷:第一,进气装置设计不科学,只是将气体简单的排入废气处理装置;第二,设备占地面积较大,设备资金投入大;第三,除尘效果一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进气管设计科学合理,处理废气量大、清灰效果好、除尘效率高、运行可靠、维护方便、占地面积小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的预处理阶段。
为实现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离心式除尘除气装置,主要包括除尘室、反应室和灰室,所述除尘室内设有圆锥形生物膜吸附滤网架,生物膜吸附滤网架下方设有环形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等距设有若干倾斜的布气管;所述除尘室的侧壁设有超声波发生器,除尘室顶部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除尘室连接处侧壁设有电磁激振器,所述电磁激振器与生物膜吸附滤网架顶部侧壁连接;所述出气管伸入反应室内,所述反应室顶部设有排气口,反应室下方设有灰室。
作为优选,所述生物膜吸附滤网架顶端还设有气体单向生物滤膜。
作为优选,所述布气管的倾斜角度为30°~45°,布气管的出气口朝向生物膜吸附滤网架内。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管的下方还设有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伸入灰室内。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第一,采用环状进气管与立体倾斜式布气管设计,结合气体动力学原理,使得装置内部的过滤气体形成涡流状态,以达到离心分离灰尘的目的;第二,采用可循环式生物膜除尘滤网结构设计,更加适合大量的气体除尘过滤;第三,采用圆锥形生物膜吸附滤网架,由于其特殊的形状设计,使其在灰尘离心沉降时可以充分的与灰尘接触,从而大大提升吸附灰尘的效率;第四,采用除尘除气一体式结构设计,减少了装置的整体尺寸,布局更加的合理,处理效率也得到较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进气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除尘室、1.1是生物膜吸附滤网架、1.2是进气管、1.3是布气管、1.4是出气管、2是反应室、3是灰室、4是超声波发生器、5是电磁激振器、6是气体单向生物滤膜、7是螺旋输送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创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创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22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