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磁感应法的污染土快速检测方法及其测线布置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93060.8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5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胡绕;朱黎明;王水强;黄永进;陈小华;刘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20 | 分类号: | G01N2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黄明凯;徐小蓉 |
地址: | 20009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区域 等值线 电磁感应法 电导率数据 相位数据 测点 电导率 布置结构 快速检测 污染土 采集 测线 采集周期 插值处理 平面分布 采集仪 全覆盖 标定 面状 预设 污染物 侵入 探测 绘制 外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感应法的污染土快速检测方法及其测线布置结构,包括以下步骤:在污染区域及其外围的未污染区域以适当间隔预设布置若干测点;利用电磁感应法采集仪沿标定的各所述测点采集电导率数据和相位数据;对所采集到的电导率数据和相位数据进行插值处理,绘制相应的电导率等值线平面图以及相位等值线平面图;将分别位于所述污染区域内和所述未污染区域内的所述测点的电导率数据和相位数据进行比较,并结合所述电导率等值线平面图和所述相位等值线平面图,判断所述污染区域内的污染物平面分布范围。本发明的优点是:全覆盖探测、采集周期较短、投入成本较低且对场地无破坏侵入,而且采集结果以面状形式呈现,更具有代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磁感应法的污染土快速检测方法及其测线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在科技水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环境污染却日益严重,给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影响了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活活动,并且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在各大污染问题中,土地污染也成为较为严峻的问题,其中出现最多的、危害最大的种类有重金属、石油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他工业化学品、富营养的废弃物、放射性元素和致病生物等。对于被污染的土壤和场地,要即时做出分析与评价,应用检测技术对污染区进行探测,做好评估、治理和重新开发利用的工作。
现阶段国内关于污染土的检测技术手段仍然较为单一,主要依靠钻孔取样进行实验室分析来确定污染土的污染程度及大致范围,然而,钻孔取样分析的方法仅能体现单点位置的污染土信息,采集、分析周期较长,成本较高,且数量有限,不具有代表性,有以点概面之嫌。目前,也有一些单位采用传统二维高密度电法、电阻率CT法、地质雷达法等布设多条测线进行污染土的检测,再对多条检测剖面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污染物的分布范围,但由于剖面数量有限,最终测试结果也仅反映了剖面处的情况,缺乏代表性,且实施周期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基于电磁感应法的污染土快速检测方法及其测线布置结构,该检测方法通过在污染区域及其外围的未污染区域以适当间隔预设布置若干测点,并利用电磁感应法采集仪依序采集各测点上的电导率数据和相位数据,以判断污染物平面分布范围。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基于电磁感应法的污染土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污染区域及其外围的未污染区域间隔预设布置若干测点;利用电磁感应法采集仪沿布置的各所述测点采集电导率数据和相位数据;对所采集到的电导率数据和相位数据进行插值处理,绘制相应的电导率等值线平面图以及相位等值线平面图;将分别位于所述污染区域内和所述未污染区域内的所述测点的电导率数据和相位数据进行比较,并结合所述电导率等值线平面图和所述相位等值线平面图,判断所述污染区域内的污染物平面分布范围。
所述测点呈点云分布,相邻的所述测点之间的间距介于0-10米之间。
所述电磁感应法采集仪于地面对各所述测点依次进行数据采集,依序采集各所述测点的路线呈弓字型测线、回字型测线、平行测线中的一种。
判断所述污染区域内的污染物平面分布范围的方法为:计算所述未污染区域内各所述测点的电导率平均值以及相位平均值;当所述污染区域内所述测点的电导率值和相位值均为所述未污染区域内电导率平均值和相位平均值的至少1.5倍时视为异常测点,结合所述电导率等值线平面图和所述相位等值线平面图,若所述异常测点呈至少三个或以上的区域聚集时,可判定所述异常测点的聚集区域为污染风险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30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