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悬浮丛式管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93444.X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3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王莹莹;洪毅;周学军;郑伟;李丽玮;林方坚;段梦兰;陈浩然;杨超;赵昱;郭鑫;张皓;张焕瑞;王鹏;杜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43/01 | 分类号: | E21B43/01;E21B43/013;B63B21/27;B63B2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谢斌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悬浮 丛式管汇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悬浮丛式管汇系统,包括丛式管汇本体,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浮筒,若干浮筒设置于丛式管汇本体的底部,以使丛式管汇悬浮于水下;深水功能舱,若干深水功能舱固定于海底;水下柔性跨接管,水下柔性跨接管的一端与深水功能舱中的干式水下采油树连接,另一端与丛式管汇本体上的生产毂座连接,以形成生产回路;系泊系统,系泊系统的一端固定于海底,另一端与丛式管汇本体连接,以使丛式管汇本体稳定的悬浮在水中。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水下丛式管汇不易弃置回收、不能重复利用,特别是避免了使用大型水下基础结构物的使用,大大减少了传统管汇的水下基础安装的费用,降本增效,创建“易回收、可重复利用”的新一代水下集输原创概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生产系统设备,具体是关于一种无需安装大型水下基础结构且可重复利用的水下悬浮丛式管汇系统。
背景技术
水下生产系统在开发深水油气田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已被广泛应用在深水油气开发领域。水下管汇作为水下生产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水下生产设施中的一种大型金属结构设备,主要由管线和阀门组成,在深水油气田的开发中起着关键作用。水下管汇主要为油井产出物,以及注水、注气、注化学药剂等提供聚集点和分配点,能够极大地优化海底生产设施的布局、减少管线的使用数量,从而有效地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深水油气田的开发效率,堪称水下生产系统的“心脏”。
传统的水下丛式管汇最大的特点就是水平布置在海底,以大型的单桩、防沉板或吸力锚作为水下基础,管汇结构放置在水下基础的上方,其典型布局形式是多个独立的卫星井围绕在管汇的周围,形成一簇。在生产中,各个水下井口的产出物借助连接设施(跨接管或膨胀弯、管线终端、油田内部流动管线等)汇集到丛式管汇上,直接或经水下分离、增压后,泵送到浮式平台进行处理。同时,来自上部平台的注水、注气、注化学药剂的管线经丛式管汇后,将水、气、化学药剂分配到各个水下井口上,进行注水、注气、注化学药剂操作,从而增大油藏的地层压力,抑制水合物的生成,提高深水油气的产量。
但是,传统的水下丛式管汇存在以下弊端:(1)坐底在海底的水下基础结构之上,对海底的地形等有一定的要求;(2)需要水下基础结构,深水水下基础结构的安装费用很高;(3)水下管汇与水下基础框架之间进行连接,不易解脱;(4)不易弃置回收、不能重复利用,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安装大型水下基础结构且可重复利用的水下悬浮丛式管汇系统,以解决传统的水下丛式管汇难以弃置回收、不能重复利用和水下基础结构安装费用昂贵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下悬浮丛式管汇系统,包括丛式管汇本体,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浮筒,若干所述浮筒设置于所述丛式管汇本体的底部,以使所述丛式管汇悬浮于水下;深水功能舱,若干所述深水功能舱固定于海底;水下柔性跨接管,所述水下柔性跨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深水功能舱中的干式水下采油树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丛式管汇本体上的生产毂座连接,以形成生产回路;系泊系统,所述系泊系统的一端固定于海底,另一端与所述丛式管汇本体连接,以使所述丛式管汇本体稳定的悬浮在水中。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柔性跨接汇管和管线终端,所述柔性跨接汇管的一端与所述丛式管汇本体上的管汇汇管生产管系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在海底的所述管线终端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水下柔性跨接管通过柔性跨接管自动脱接器与所述深水功能舱中的干式水下采油树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浮筒的外周设置有保护结构框架。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丛式管汇本体悬浮于距离海底50m至500m的水下。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系泊系统为垂直张力式系泊系统或常规锚链系泊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34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