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钨酸铋-硫化钼复合微米花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93941.X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5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代威力;王腾瑶;罗胜联;熊悟琬;罗旭彪;涂新满;邹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051 | 分类号: | B01J27/051;B01J37/08;B01J37/10;C07C29/153;C07C31/04;C07C31/08;B01D53/86;B01D5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33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球 复合材料 颗粒状 催化剂 制备方法和应用 复合 空穴 光催化反应 光催化活性 光催化效率 花瓣状结构 可见光条件 可见光 活性位点 片状结构 有效分离 硫化钼 面积和 水反应 钨酸铋 异质结 有机物 自组装 催化 制备 吸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i2WO6‑MoS2复合微米花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催化剂包括花球结构的Bi2WO6和分布在Bi2WO6表面的颗粒状MoS2;所述花球结构的Bi2WO6由Bi2WO6组成的片状结构自组装而成。在本发明中,颗粒状MoS2分布于所述Bi2WO6的表面,形成了异质结,促进了电子‑空穴对的有效分离,使得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显著提高。并且花瓣状结构Bi2WO6的存在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进而提高对可见光的吸收,为光催化反应体系提供了更大的接触面积和更多的活性位点,本发明将催化剂用于在可见光条件下催化CO2和水反应生成有机物,具有较高的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Bi2WO6-MoS2复合微米花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温室气体。2015年3月的数据显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已达到400.83ppm,是60万年以来的最高峰,导致了严重的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更带来了海平面上升等诸多问题,解决二氧化碳带来的温室效应问题迫在眉睫。现今科研工作者尝试对二氧化碳进行固化,将其转化为人类可利用的能源。
固定二氧化碳的方法主要涉及这两方面的问题:(1)如何洁净地获得所需能源;(2)如何活化稳定的二氧化碳分子。自从Inoue等在1979年报道了二氧化碳光催化生成有机物的先例,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光催化材料成为科研工作者研究的一个焦点。
传统的宽带隙半导体光催化剂,如:TiO2、ZnO等禁带宽带较大,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较低,只能吸收太阳能中4%的紫外光,光催化效率较低。为了更为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实现对二氧化碳的固化,科研工作者致力于开发新型可见光响应型光催化剂。Bi2WO6是一种具有层状结构的半导体多元氧化物,在可见光下具有一定的响应,以其交替出现的(Bi2O2)2+层和八面体的(WO4)2-堆积而成的结构特征,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在二氧化碳固化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但是,Bi2WO6是一种直接带隙半导体,并且禁带宽度仅为2.75eV左右,光照时产生的光生电子和空穴直接复合几率较高,可见光响应较弱,光量子效率较低,并且Bi2WO6材料的比表面积小,光生电荷迁移距离较长,进而仍存在光催化效率较低,光催化效果仍不理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Bi2WO6-MoS2复合微米花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Bi2WO6-MoS2复合微米花球,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39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