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性环糊精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93990.3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6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苏琼;王彦斌;孙万虹;王宇星;孙慧茹;王济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51/00 | 分类号: | C08F251/00;C08F226/02;C02F1/28;C02F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73000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 环糊精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环糊精的制备方法,涉及复合型天然高分子絮凝剂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丙烯酰胺‑β‑环糊精;(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丙烯酰胺‑β‑环糊精、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和水混合,发生共聚反应,得到改性环糊精。从SEM图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改性环糊精为球状颗粒搭建的多孔网状结构,增加了表面积,从而显著增加有效吸附位点;在酸性至中性范围内,对印染废水的脱色率较高,且基本保持恒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型天然高分子絮凝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改性环糊精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纺织印染工业的迅速发展,染料废水已经成为了当今最主要的水污染源之一,其排放量约为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十分之一。这些废水来自于印染加工中漂炼、染色、印花、整理工序;它具有量大、浓度高、成分复杂、色度高等特点。目前污水处理的主要方式就是在废水中添加污水处理的药剂,其中包括缓蚀剂、阻垢剂、絮凝剂和杀菌剂等,以使得处理过后的污水达到注水水质指标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环糊精改性一般是水溶性改性、疏水性改性和离子性改性。但这类改性环糊精的比表面积小、活性表面位点少,吸附性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性环糊精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改性环糊精比表面积大,对印染废水的吸附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环糊精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丙烯酰胺-β-环糊精;
(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丙烯酰胺-β-环糊精、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和水混合,发生共聚反应,得到改性环糊精。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丙烯酰胺-β-环糊精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质量比为1:1~5。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丙烯酰胺-β-环糊精与引发剂过硫酸铵质量比为1:1~3。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丙烯酰胺-β-环糊精与引发剂亚硫酸氢钠的质量比为1:1~3。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共聚反应的温度为30~50℃。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共聚反应的时间为12~30h。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改性环糊精,所述改性环糊精为球状颗粒搭建的多孔网状结构,所述改性环糊精的比表面积为260~320m2/g。
优选地,所述的改性环糊精作为絮凝剂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应用为在印染废水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印染废水的pH为3~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环糊精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丙烯酰胺-β-环糊精;(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丙烯酰胺-β-环糊精、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和水混合,发生共聚反应,得到改性环糊精。本发明中丙烯酰胺-β-环糊精在引发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的存在下,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合得到改性环糊精。本发明提供的改性环糊精为球状颗粒搭建的多孔网状结构,其比表面积为260~320m2/g,吸附位点增多。在酸性至中性范围内,本发明的改性环糊精对不同浓度(400~1000mg/L)的印染废水在30min的吸附率较高。实施例的数据表明,在pH为4时,本发明制得的改性环糊精对浓度为600mg/L的印染废水的脱色率高达97.21%。
附图说明
图1为β-环糊精、丙烯酰胺-β-环糊精、改性环糊精的红外谱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民族大学,未经西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39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