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去毛刺刮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94968.0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8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2 | 分类号: | B23D79/0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景丰强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刺 刮刀 装置 | ||
一种去毛刺刮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第一刀架(6)和第二刀架(7),基座(1)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轴座(11)和第二轴座(12);第一刀架(6)中部通过第一转轴(21)能转动地设于前述的第一轴座(11)上;该第一刀架(6)的前端能脱卸地设有第一刮刀(31),后端与前述的基座(1)弹性连接;第二刀架(7),中部通过第二转轴(22)能转动地设于前述的第二轴座(12)上;该第二刀架(7)的前端能脱卸地设有第二刮刀(32),后端与前述的基座(1)弹性连接;前述的第二刮刀(32)与第一刮刀(31)相交叉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能够同时对钣金的毛刺进行双面打磨,能够有效减少二次毛刺,打磨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钣金件毛刺去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带刮刀的毛刺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板材或钣金件加工过程中会在边缘处产生很多毛刺,需要打磨去除多余的毛刺,进而二次加工,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很多去毛刺的装置或刀具,如申请号为201110419976.9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一种数控冲床去板料边缘毛刺模具》(申请公布号为CN102489611A),该申请采用上、下滚压球,通过滚压球之间的配合对板料的毛刺处进行一定的挤压,达到去除毛刺。
又如专利号为ZL201420146260.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钣金件毛刺去除装置》(授权公告号为CN203751537U),该专利通过激光发射装置发出校准的激光和切割的激光,既可以找到毛刺的位置,又不需要刀片就能快速去除毛刺。
但上述的装置结构过于复杂,制造成本较高,难以大范围应用。
同时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简单的刀具实现去毛刺,但普遍只能去除一侧毛刺,容易在另一侧形成二次毛刺,去除毛刺不彻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不易产生二次毛刺的去毛刺刮刀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依据毛刺大小自动调整刮刀磨削力的去毛刺刮刀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去毛刺刮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轴座和第二轴座;
第一刀架,中部通过第一转轴能转动地设于前述的第一轴座上;该第一刀架的前端能脱卸地设有第一刮刀,后端与前述的基座弹性连接;以及
第二刀架,中部通过第二转轴能转动地设于前述的第二轴座上;该第二刀架的前端能脱卸地设有第二刮刀,后端与前述的基座弹性连接;前述的第二刮刀与第一刮刀相交叉设置。
为使打磨彻底,所述的第一刮刀为两个且并排间隔布置,所述的第二刮刀插设于第一刮刀之间的间隙内。
第一刀架的浮动设置优选如下结构:所述第一轴座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柱,该第一连接柱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刀架的后端套设于前述的第一连接柱上并能沿着第一连接柱前后移动,所述第一刀架的后端与前述的第一弹簧相抵。
第二刀架的浮动设置优选如下结构:所述第二轴座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柱,该第二连接柱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刀架的后端套设于前述的第二连接柱上并能沿着第二连接柱前后移动,所述第二刀架的后端与前述第二弹簧相抵。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中轴线方向与第二连接柱的中轴线方向垂直。
第一刮刀脱卸式连接优选如下结构:所述第一刀架具有供第一刮刀的刀柄插入的空腔或插装槽,该空腔或插装槽一侧设有能将第一刮刀的刀柄定位的旋紧螺栓。
第二刮刀脱卸式连接优选如下结构:所述第二刀架具有供第二刮刀的刀柄插入的插槽,该插槽一侧设有能将第二刮刀的刀柄定位的压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49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用型钢连续自动切割装置
- 下一篇:防爆接线盒的小攻丝方法及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