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屏支撑机构、装置及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95345.5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2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汤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徐升升;张颖玲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北环大道9018***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纳体 柔性屏 可弯曲 支撑体 移动终端 支撑机构 非支撑 柔性支撑机构 反方向 支撑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柔性屏支撑机构及移动终端;该柔性支撑机构包括:用于支撑柔性屏非弯曲部分的第一容纳体和第二容纳体,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柔性屏可弯曲部分的可弯曲支撑体;所述第一容纳体和所述第二容纳体之间通过所述可弯曲支撑体进行连接;所述可弯曲支撑体能够朝第一方向进行弯曲,并防止朝第二方向进行弯曲;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能够使所述第一容纳体非支撑柔性屏的一侧和第二容纳体非支撑所述柔性屏的一侧相互接近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申请号为201810071441.9、申请日为2018年01月25日的中国专利申请提出,并要求该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中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在此引入本申请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屏支撑机构、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屏幕的尺寸以及显示质量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柔性屏凭借其能够弯曲的特性能够胜任需要曲面显示的使用场景。
但是由于柔性屏自身材质较软,底部支撑弱,用户对柔性屏进行操作时,操作处容易凹陷,不便于操作;而且还会出现反折的现象,降低柔性屏的使用寿命。因此,如何增加柔性屏底部的支撑,方便用户操作,是目前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柔性屏支撑机构、装置及移动终端,能够增加柔性屏底部的支撑,防止反折现象的发生,延长柔性屏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屏支撑机构,所述柔性支撑机构包括:用于支撑柔性屏非弯曲部分的第一容纳体和第二容纳体,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柔性屏可弯曲部分的可弯曲支撑体;所述第一容纳体和所述第二容纳体之间通过所述可弯曲支撑体进行连接;所述可弯曲支撑体能够朝第一方向进行弯曲,并防止朝第二方向进行弯曲;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能够使所述第一容纳体非支撑柔性屏的一侧和第二容纳体非支撑所述柔性屏的一侧相互接近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容纳体中设置有收纳槽,当所述可弯曲支撑体朝所述第一方向弯曲时,所述收纳槽能够收纳所述可弯曲支撑体靠近所述第二容纳体的一部分。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收纳槽中设置有收纳滑轨,所述可弯曲支撑体与所述第二容纳体的连接端通过所述收纳滑轨将所述可弯曲支撑体中的靠近所述第二容纳体的一部分收纳入所述收纳槽。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可弯曲支撑体由多个相互连接的连接块组成,所述连接块之间通过咬合或铰接的形式进行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块包括: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和第三凸出部;其中,所述第一凸出部用于与前一连接块相连接;所述第二凸出部形成有能够支撑柔性屏可弯曲部分的平面;所述第三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凸出部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收纳所述连接块的后一连接块的第一凸出部,并与所述后一连接块能够按照所述第一方向进行弯折且防止按照所述第二方向进行弯折。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凸出部的凸出长度大于所述第三凸出部的凸出长度;所述容纳空间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凸出部顶端端面的直径;所述容纳空间的深度与所述第一凸出部的深度相同。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容纳空间中设置有卡口,其中,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后一连接块的第一凸出部相接触的接触面相抵且与所述后一连接块第一凸出部不相接触的非接触面不相抵,以防止朝向第一接触面的方向进行弯折。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容纳空间中设置有连接部分,用于与所述后一连接块的第一凸出部进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53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件、连接机构、显示器及终端
- 下一篇: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