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APP智能压力控制的蒸汽发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95816.2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3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王逸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2B1/28 | 分类号: | F22B1/28;F22B35/00;F22B37/00;F22B31/08;F28F13/10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郝团代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云端服务器 蒸汽发生器 炉体 手机 电加热装置 客户端 水泵 温度传感器 管路连接 水箱 测量 蒸汽出口管路 客户端连接 控制器连接 控制器数据 加热功率 炉体上部 入口管路 水箱设置 压力传递 压力检测 压力数据 远程监测 智能控制 智能压力 控制器 水压 体内 监控 | ||
1.一种蒸汽发生器,包括炉体、水箱、水泵,所述水箱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水泵,所述水泵通过第二管路连接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电加热装置,所述炉体上部设置蒸汽出口管路,所述水箱设置入口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中设置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炉体中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电加热装置与控制器数据连接,所述控制器连接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与客户端连接,其中控制器将测量的压力数据传递给云端服务器,然后通过云端服务器传送给客户端,所述客户端是手机,所述手机安装APP程序,用户可以在客户端选择自动控制或手工控制的工作模式,控制器根控制客户选择的工作模式来控制电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在手工控制的工作模式下,用户根据客户端得到压力数据,在客户端手工输入加热功率,然后通过云端服务器传输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加热装置按照客户端输入的加热功率加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在自动控制的工作模式下,所述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测量的压力来自动控制电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并将电加热器的加热功率和压力数据传递给客户端;如果压力传感器测量的压力低于一定的压力,则控制器控制电加热装置启动加热,如果压力传感器测量的温度高于上限压力,则为了避免压力过大产生危险,控制器控制电加热装置停止加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如果压力传感器测量的压力低于某一数值,则控制器控制电加热装置提高加热功率;如果压力传感器测量的温度高于一定数值,则为了避免压力过大产生危险,控制器控制电加热装置降低加热功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当测量的压力高于第一压力时,控制器控制电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降低到第一功率进行加热;当测量的压力高于比第一压力高的第二压力时,控制器控制电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降低至比第一功率低的第二功率进行加热;当测量的压力高于比第二压力高的第三压力时,控制器控制电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降低至比第二功率低的第三功率进行加热;当测量的压力高于比第三压力高的第四压力时,控制器控制电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降低至比第三功率高的第四功率进行加热;当测量的压力高于比第四压力高的第五压力时,控制器停止电加热装置的加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发生器,第四功率是第三功率的0.4-0.6倍,第三功率是第二功率的0.6-0.8倍,第二功率是第一功率的0.7-0.9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发生器,第四功率是第三功率的0.5倍,第三功率是第二功率的0.7倍,第二功率是第一功率的0.8倍。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炉体的上部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汽发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为多个。
10.如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左管箱、右管箱和浮动盘管,浮动盘管与左管箱和右管箱相连通,形成加热流体封闭循环,电加热棒设置在左管箱和右管箱内;左管箱、右管箱和浮动盘管内填充加热流体;浮动盘管为一个或者多个,每个浮动盘管包括多根圆弧形的管束,多根圆弧形的管束的中心线为同心圆的圆弧,相邻管束的端部连通,从而使得管束的端部形成管束自由端;所述同心圆是以左管箱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左管箱的内径为R1,右管箱的内径为R2,左管箱的电加热棒的功率是P1,右管箱的电加热棒的功率是P2,满足如下关系:
P1/P2=a*(R1/R2)2-b*(R1/R2)+c;
a,b,c是系数,其中0.82<a<0.91,1.95<b<2.05,2.67<c<2.77;
其中58mm<R1<87mm;
29mm<R2<68mm;
1.2<R1/R2<2.1;
1600W<P1<2500W;
670W<P2<1680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581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