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回弹耐低温聚氨酯鞋底原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95976.7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9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桑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川化学(昆山)有限公司;旭川化学(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12;C08G18/40;C08G18/42;C08G18/48;C08G18/32;A43B13/04;C08J9/08;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张佩璇 |
地址: |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鞋底原料 高回弹 聚氨酯 耐低温 聚酯多元醇 预聚反应 组份 聚氨酯鞋底材料 多元醇和聚醚 副反应阻止剂 催化剂组成 聚氨酯材料 产品使用 搭配组合 低温环境 低温条件 耐折性能 鞋底制作 异氰酸酯 多元醇 发泡剂 回弹性 交联剂 扩链剂 增塑剂 聚酯 | ||
1.一种高回弹耐低温的聚氨酯鞋底原料,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由聚酯多元醇、增塑剂、交联剂、扩链剂、匀泡剂、发泡剂和催化剂组成,所述B组分是异氰酸酯、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的预聚反应的产物,所述预聚反应中添加副反应阻止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回弹耐低温聚氨酯鞋底原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多元醇由二元酸和多元醇通过酯交换反应所得,并且所述二元酸和多元醇的质量比为1:(0.5~2),制得的聚酯多元醇的官能度为2~2.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回弹耐低温聚氨酯鞋底原料,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中聚酯多元醇由第一聚酯多元醇、第二聚酯多元醇和第三聚酯多元醇组成,所述第一聚酯多元醇为二乙二醇和/或乙二醇与己二酸的酯交换反应产物;所述第二聚酯多元醇为乙二醇和/或1,4丁二醇与己二酸的酯交换反应产物;所述第三聚酯多元醇为乙二醇和/或二乙二醇与己二酸和/或癸二酸的酯交换反应产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高回弹耐低温聚氨酯鞋底原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酯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500~2500;所述第二聚酯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500~3000;所述第三聚酯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500~250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高回弹耐低温聚氨酯鞋底原料,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中各组分按重量份计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回弹耐低温聚氨酯鞋底原料,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分中的聚酯多元醇为第四聚酯多元醇,所述第四聚酯多元醇为乙二醇和/或1,4丁二醇与己二酸的酯交换反应产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高回弹耐低温聚氨酯鞋底原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聚酯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400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高回弹耐低温聚氨酯鞋底原料,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分中预聚物原料各组分按重量份计如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回弹耐低温聚氨酯鞋底原料,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中扩链剂为乙二醇、二乙二醇、1.4丁二醇和1,6己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增塑剂为马来酸二丁酯(DBM)、己二酸二辛酯(DOA)、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癸二酸二丁酯(DBS)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交联剂为甘油、2,2,6,6-四甲基哌啶(TMP)、三乙醇胺和二乙醇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三乙烯二胺和二甲基环己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匀泡剂为DC-193、DC-2525和DC-PM50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发泡剂为水、环戊烷、HCFC-141B和HFC-245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异氰酸酯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碳化二亚胺改性二苯基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优选: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或碳化二亚胺改性二苯基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所述聚醚多元醇为官能度2~3的聚氧化乙烯共聚醚多元醇,所述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3000~6000;所述副反应阻止剂为无机酸、有机酸或苯甲酰氯。
10.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高回弹耐低温聚氨酯鞋底原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A组份的制备:将聚酯多元醇、扩链剂、交联剂、匀泡剂、催化剂和水加入反应釜中,保持反应釜温度为45~65℃,搅拌2~3小时后降温至45℃,加入0~5份发泡剂,搅拌0.5~2小时出料,密封保存,即制得A组份;
(2)B组份的制备:在50~65℃的反应釜中通入氮气,将异氰酸酯投入反应釜中,然后加入副反应阻止剂,而后将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加入反应釜中,保持反应釜温度为65~75℃,反应2~4小时,然后降温至40~50℃,出料,通入氮气密封保存,即制得B组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川化学(昆山)有限公司;旭川化学(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旭川化学(昆山)有限公司;旭川化学(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597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