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麦芽酚在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96733.5 | 申请日: | 2018-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5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申竹芳;刘率男;郭楠;刘泉;许彩民;环奕;李彩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1/351 | 分类号: | A61K31/351;A61P3/10;A61P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麦芽酚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 并发症预防 药物组合物 治疗药物 可接受 并发症 防治 治疗 预防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通式(I)所示麦芽酚在预防和/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即糖尿病神经并发症中的用途。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麦芽酚,其药学可接受的盐,及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在糖尿病神经并发症预防和治疗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麦芽酚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相应的组合物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神经并发症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麦芽酚(maltol),化学名3-羟基-2-甲基4-吡喃酮,结构式如下:
分子式为C6H6O3,分子量为126.11,具有甜香味。麦芽酚为白色结晶粉末,基本物理化学性质为:熔点160-164℃,溶于水及乙醇。麦芽酚是从中药红参中分离提取的成分,具有强抗氧化作用,其作用是Vit C的3倍,Vit E的2倍,不仅可直接清除自由基,还可激活抗氧化酶以清除自由基。现有技术中麦芽酚主要用于食品添加剂和香料剂,关于其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及用途尚未见报道。
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流行性疾病,患病率逐年升高,其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或威胁患者的生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因长期高血糖及其所致的各种病理生理改变而导致的神经系统损伤,可累及全身周围神经系统任何部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可高达40%~90%,有11%的患者在糖尿病初诊时已存在神经传导异常,临床常表现为疼痛、烧灼感、麻木、肌力减退等,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自从2001年Brownlee提出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统一机制学说,许多学者开始关注氧化应激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该学说认为高血糖诱导线粒体电子呼吸链中产生过量的活性氧化簇,引起组织细胞氧化应激,是导致包括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内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共同机制,这也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方向。
早期血糖控制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预防和治疗的基础。研究发现强化血糖控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的益处,但是仅通过控制血糖很难逆转已存在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且易引起严重的低血糖反应,甚至诱发痛性神经病变或其它危险事件发生。因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除了以血糖控制为基础治疗外,有必要同时结合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针对氧化应激这一神经病变核心发病机制的病因治疗必不可少。研究发现常用的抗氧化剂,如α-硫辛酸、维生素C、维生素E等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疗效,但目前仍缺乏特效的药物,因此寻找天然的抗氧化剂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高血糖所致的氧化应激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核心发病机制,因此抗氧化干预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药物研发领域,多着眼于具有抗氧化应激活性的物质。本发明首次发现具有抗氧化活性的麦芽酚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防治作用。以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为研究模型,证明麦芽酚可能通过调节机体氧化应激、Na+-K+-ATP酶活力等,从而改善糖尿病大鼠模型痛觉敏感症状,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发挥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效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发现,麦芽酚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可用于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预防和/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此药物具有优良的疗效且具有明显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提高Na+-K+-ATP酶活力等特点。
为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如通式(I)所示的3-羟基-2-甲基4-吡喃酮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67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