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音高空作业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97320.9 | 申请日: | 2018-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7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冯秉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秉健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G10K1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空作业车 底板装置 静音系统 静音 曲臂 车体外壳 发电模块 发动系统 静音模块 轮胎组件 液压系统 高能量蓄电池 低噪声电机 建筑领域 系统连接 系统末端 箱体内部 轴承安装 装置设计 电动机 动力源 焊接 噪声 居民 | ||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静音高空作业车,该静音高空作业车,包括车体外壳、底板装置与轮胎组件,所述车体外壳通过焊接技术固定在底板装置上,轮胎组件通过轴承安装在底板装置两端,还包括静音系统、液压系统、曲臂系统与发动系统,所述液压系统一端与曲臂系统连接,另一端与发动系统连接,所述静音系统安装在曲臂系统末端,所述静音系统包括箱体、发电模块与静音模块,所述静音模块安装在发电模块旁侧,它们皆固定在箱体内部,该装置设计新颖,由车载高能量蓄电池带动电动机提供动力源,低噪声电机工作所产生的噪声非常小,以至夜间工作时也不会对周围居民产生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静音高空作业车。
背景技术
我国高空作业车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受计划经济和资金缺乏的约束,高空作业车还限于行政事业性质的园林、市政单位购买和使用,且需要国家城乡建设委员会的计划指标;到80年代初,高空作业车开始应用于路灯、电力行业;后来拓展到其他行业,如公安交警、厂矿企业、移动电信、广告宣传、油田探井等领域。从生产规模来看,高空作业车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年仅十几辆发展到现在的20000多辆,虽然总量不大,但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大部分的高空作业车采用液压-燃油的传动方式,尾气排放污染问题严重,且所产生的噪声非常大,以至夜间工作时会对周围居民产生影响,因此,提出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静音高空作业车实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静音高空作业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静音高空作业车,包括车体外壳、底板装置与轮胎组件,所述车体外壳通过焊接技术固定在底板装置上,轮胎组件通过轴承安装在底板装置两端,还包括静音系统、液压系统、曲臂系统与发动系统,所述液压系统一端与曲臂系统连接,另一端与发动系统连接,所述静音系统安装在曲臂系统末端,所述静音系统包括箱体、发电模块与静音模块,所述静音模块安装在发电模块旁侧,它们皆固定在箱体内部,该装置设计新颖,由车载高能量蓄电池带动电动机提供动力源,实现了尾气零排放,且低噪声电机工作所产生的噪声非常小,以至夜间工作时也不会对周围居民产生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静音模块包括噪声传感器、控制器和发声装置,所述噪声传感器和发声装置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噪声传感器由于传感器内置一个对声音敏感的电容式驻极体话筒,声波使话筒内的驻极体薄膜振动,导致电容的变化,而产生与之对应变化的微小电压,微小电压传导致控制器中,经控制器中的单片机进行数据计算与存储,然后经发声装置进行音色的过滤与音量的降低。
进一步的,所述发电模块包括述电动机和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安装在电动机旁侧。当高空作业车动作时,电机带动液压泵提供液压动力;当高空作业车动作停止时,电机停止转动,这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实现了尾气零排放,且低噪声电机工作所产生的噪声非常小(7m处约55dB(A)),以至夜间工作时也不会对周围居民产生影响。蓄电池一次充电可满足高空作业车连续动作15h左右,基本能够满足高空作业车一周的使用。
更进一步的,所述曲臂系统包括支腿机构、举升机构、回转机构与作业平台,所述支腿机构与作业平台连接安装,所述举升机构与回转机构分别安装在作业平台下方。支腿机构采用液压支腿,利用汽车发动机取出的动力来驱动液压泵,通过控制阀把液压泵产生的液压油供给液压支腿工作缸,实现支腿伸缩;采用伸缩臂式举升机构,由多节套装、可伸缩的箱形臂构成,包括基本臂和伸缩臂,伸缩臂可为一节或多节,各节间装有液压缸。当液压缸工作时,各节臂在液压缸活塞杆的推动下可沿导向元件上下滑动,从而改变臂架的长度;由液压马达带动具有减速作用的机械回转装置旋转。回转机构的回转部分和作业平台均安装在回转支承即转台上。驱动装置固定在转台上,其下端装有驱动齿轮。回转支承由转台和与车架固定连接的内齿圈座组成。当驱动装置转动时,经齿轮与固定齿圈啮合,齿轮沿齿圈滚动,带动转台回转。在转台与固定齿圈座之间装有滚球或滚柱,以便减少转台的摩擦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秉健,未经冯秉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73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稳定型电动吊篮
- 下一篇:机械起升式工程机械转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