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轿厢防坠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98157.8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5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鲁永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永欣 |
主分类号: | B66B5/28 | 分类号: | B66B5/28;B66B5/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高强 |
地址: | 27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件 配重块 曳引绳 防坠落装置 电梯轿厢 相向运动 配重井 轿厢 电梯 减速器 活动连接有 不分离 可断裂 可拼接 连接杆 内壁 套接 位件 减慢 坠落 穿过 安全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轿厢防坠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轿厢(1),所述的轿厢(1)通过减速器(3)上的曳引绳(4)与配重井(7)内的配重块(9)连接,所述的曳引绳(4)上靠近配重块(9)的一端固定有限位件(10),所述的配重井(7)内壁上在配重块(9)的两侧自下而上通过可断裂的连接杆(13)分别活动连接有至少一组可同时相向运动的左阻件(5)和右阻件(6),所述的左阻件(5)和右阻件(6)在完成相向运动后可拼接成一个中心被曳引绳(4)穿过的不分离的阻件(15)。本发明可在电梯异常坠落的时,通过阻件的套接逐级减慢速度,保证电梯内的搭乘人员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轿厢防坠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电梯在现代建筑中应用广泛,其安全性也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当电梯遇到由于减速器异常、地震等意外,引起轿厢急坠时,应该能够及时作出反应,在轿厢到达井道底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保证轿厢内的人员安全。
目前的电梯防坠落装置通常采用配重,或者接触面的摩擦来实现紧急急停操作,在垂直方向上的急停操作是十分困难的,需要的摩擦力巨大,防坠落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梯轿厢防坠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可在电梯异常坠落的时,通过连接杆的缓冲,实现阻件的逐级套接以降低轿厢的坠落速度并可阻停轿厢下落,保证电梯内的搭乘人员的安全。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提供一种电梯轿厢防坠落装置,包括轿厢,所述的轿厢通过减速器上的曳引绳与配重井内的配重块连接,所述的曳引绳上靠近配重块的一端固定有限位件,所述的配重井内壁上在配重块的两侧自下而上通过可断裂的连接杆分别活动连接有至少一组可同时相向运动的左阻件和右阻件,所述的左阻件和右阻件在完成相向运动后可拼接成一个中心被曳引绳穿过的不分离的阻件。
配重块上方的曳引绳上固定限位件,在发生轿厢坠落时,通过将活动设置在配重井内壁上的左阻件和右阻件拼接形成阻件,限位件向上滑至阻件下方,较大的冲击力会将阻件两侧的连接杆断裂同时损失坠落速度,经过多组阻件的阻断作用,会将轿厢下坠速度损耗降至0,使得轿厢停止下坠,从而保证了轿厢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的阻件自下而上依次增大,相邻的阻件中位于上方的阻件中心设有与其下方的阻件形状相配且用于阻止下方的阻件通过的限位通道。
设置多组阻件,阻件大小依次增大,每个阻件的下方设置限位位通道,方便上方阻件在下方阻件冲击连接杆断裂时,下方阻件进入上方阻件内再与上方阻件冲击,实现逐级对轿厢坠落速度损耗。
作为优选,所述的最底层的阻件下方设置有与限位件形状相配的限位腔。
最底层阻件在限位件的冲击连接杆断裂后,会随限位件一起对上方的阻件进行第二次冲击,最底层的阻件下方设置有与限位件形状相配的限位腔,使得限位件与最底层的阻件紧密结合,保证以后每次冲击都能与上方社会有相配限位通道的阻件可以紧密结合,保证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所述的限位件和阻件之间形状相似。
限位件与阻件之间形状相似,大小依次增大,方便在冲击时,可以层层叠加,直至将轿厢的坠落速度耗尽。
进一步的,所述的左阻件和右阻件分别通过连接杆与固定杆连接,所述的固定杆与设置在配重井内壁上的可控制左阻件和右阻件相向移动的驱动装置连接。
通过设置驱动装置推动固定杆带动连接杆上的左阻件和右阻件实现拼接,操作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装置与设置在轿厢上的速度传感器电连接,并能够在速度传感器测得轿厢速度超出正常速度后,驱动左阻件和右阻件相向运动拼接成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永欣,未经鲁永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81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