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微纳卫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99453.X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2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康海龙;陆洲;周彬;张纬栋;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专利中心 11010 | 代理人: | 于金平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纳卫星 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 网络通信单元 应用服务单元 分布式部署 感知单元 规划决策 环境保障 机器学习 决策行动 数据总线 网络联接 行动控制 模块化 软硬件 智能化 综合化 感知 探测 架构 卫星 能源 | ||
1.一种智能微纳卫星,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境保障单元,用于使智能微纳卫星在空间辐照和极端温度环境下正常工作;
行动控制单元,用于使智能微纳卫星在空间轨道保持预设姿态和预设变轨机动操作;
规划决策单元,用于使智能微纳卫星根据探测感知信息进行在轨计算处理,任务规划、任务管控和飞行规划;
网络通信单元,用于使智能微纳卫星与其他智能微纳卫星、地面节点进行数据交换;
探测感知单元,用于智能微纳卫星进行射频频段感知、空间/地面目标感知;
应用服务单元,用于给空间、临近空间、空中、地面、水面用户提供通信、导航、遥感和技术试验服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微纳卫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探测感知单元进一步包括射频感知模块和目标感知模块;
所述射频感知模块包括多个软件定义无线电平台,分别进行射频频段感知,进行各频段检测和存储;
所述目标感知模块包括多个可编程成像仪,分别进行空间、临近空间、空中、地面和水面目标感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微纳卫星,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划决策单元包括飞控软件平台、硬件计算平台和支撑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微纳卫星,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件计算平台进一步包括CPU模块、GPU模块、NPU模块和XPU模块;
所述CPU模块包括多个计算处理单元,用于进行智能微纳卫星各部组件信息处理、智能微纳卫星计算、存储、能源、网络资源综合处理和诊断、各类任务所需资源的处理和规划、各类任务的管理和控制、成姿态和变轨的计算和处理计算处理任务;
所述GPU由多个图像处理单元集成,用于进行智能微纳卫星各级各分辨率图像类数据的处理;
所述NPU模块由多个神经网络处理单元集成,用于进行射频识别模型计算、目标识别模型和矩阵计算处理;
所述XPU模块由多个未知处理单元集成,以供模块拓展。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微纳卫星,其特征在于,
所述飞控软件平台进一步包括平台抽象层、系统服务层和应用层;
其中,所述平台抽象层由裁剪过的轻量级Linux操作系统及驱动程序构成;
所述系统服务层由软件总线、时间服务、事件服务、控制服务和上传服务中间服务模块组成;
所述应用层由共性的可重复使用的APP和跟任务相关的APP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微纳卫星,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用服务单元进一步包括通信服务模块和遥感服务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微纳卫星,其特征在于,
通信服务模块,用于为用户进行数据传输、数据中继和网络交换服务;
遥感服务模块,用于为用户进行各类不同空间的目标识别、态势感知和图像大数据服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微纳卫星,其特征在于,
射频感知模块和通信服务模块是以软件定义无线电平台为基础,通过编程改变任务功能,进行模块功能重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微纳卫星,其特征在于,
目标感知模块和遥感服务模块是以可编程的成像仪为基础,通过编程改变任务功能,进行模块功能重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945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