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作弊检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99555.1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8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邵琛越;何绘宇;阚侃;丘文昌;牛佳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华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G23/01 | 分类号: | G01G2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文红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终端 作弊 电子秤 关键码 服务器 测试按键 显示数据 验证结果 验证信息 验证指令 码序列 序列码 发送 检测 用户终端判断 检测领域 提示信息 作弊信息 电子称 返回 匹配 存储 施加 携带 | ||
1.一种作弊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秤系统,所述电子秤系统包括电子秤、服务器和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的一端与所述电子秤耦合,所述用户终端的另一端与所述服务器耦合,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发送验证指令至所述电子秤;
所述用户终端获取所述电子秤基于所述验证指令所返回的验证信息;
所述用户终端获取所述验证信息所携带的关键码,并将所述关键码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所述用户终端获取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关键码所返回的验证结果;
所述用户终端判断所述验证结果是否匹配;
若是,所述用户终端获取所述服务器中所存储的高危作弊码序列;
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高危作弊码序列生成待测试按键序列码,并将所述待测试按键序列码发送至所述电子秤,以使所述电子秤基于所述待测试按键序列码按下所对应的按键以施加重量;
所述用户终端获取所述电子秤基于所施加的重量所显示的显示数据;
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显示数据判断所述电子秤是否作弊;
若是,发出提示信息,并生成作弊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用户终端获取所述电子秤基于所述施加重量所显示的显示数据,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获取所述电子秤基于所述施加重量所显示的显示数据进行加密后所生成的密码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是,发出提示信息,并生成作弊信息,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作弊信息加密后发送至所述服务器进行存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用户终端获取所述电子秤基于所述验证指令所返回的验证信息,包括:
所述电子秤基于所述验证指令所生成验证信息,并进行加密运算生成加密验证信息;
所述用户终端获取所述加密验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高危作弊码序列生成待测试按键序列码,并将所述待测试按键序列码发送至所述电子秤,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高危作弊码序列进行加密运算,生成待测试按键序列码;
所述用户终端基于第一信道将所述待测试按键序列码中的第一序列码发送至所述电子秤;
所述用户终端基于第二信道将所述待测试按键序列码中的第二序列码发送至所述电子秤;
所述用户终端基于第三信道将所述待测试按键序列码中的第三序列码发送至所述电子秤。
6.一种作弊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秤系统,所述电子秤系统包括电子秤、服务器和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的一端与所述电子秤连接,所述用户终端的另一端与所述服务器耦合,所述作弊检测装置包括:
指令发送单元,用于所述用户终端发送验证指令至所述电子秤;
第一数据获取单元,用于所述用户终端获取所述电子秤基于所述验证指令所返回的验证信息;
第二数据获取单元,用于所述用户终端获取所述验证信息所携带的关键码,并将所述关键码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第三数据获取单元,用于所述用户终端获取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关键码所返回的验证结果;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所述用户终端判断所述验证结果是否匹配;
第一执行单元,用于若是,所述用户终端获取所述服务器中所存储的高危作弊码序列;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高危作弊码序列生成待测试按键序列码,并将所述待测试按键序列码发送至所述电子秤,以使所述电子秤基于所述待测试按键序列码按下所对应的按键以施加重量;
第四数据获取单元,用于所述用户终端获取所述电子秤基于所施加的重量所显示的显示数据;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显示数据判断所述电子秤是否作弊;
第二执行单元,用于若是,发出提示信息,并生成作弊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数据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所述用户终端获取所述电子秤基于所述施加重量所显示的显示数据进行加密后所生成的密码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华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未经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华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955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