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集成系统及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99912.4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3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黎兴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兴科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2;C02F3/34;A01G31/00;C05F11/00;C05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171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系统 沉降池 生活污水处理 好氧发酵池 吸收系统 灌溉区 吸附性 基质 水生植物 生态 微生物菌液 净化效率 农村污水 清道夫鱼 栽培基质 植物组成 再使用 浮体 联通 速生 浸泡 净化 养殖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态集成系统及生活污水处理方法,该生态集成系统包括沉降池、好氧发酵池和灌溉区,所述沉降池表面设有浮体式吸收系统;所述好氧发酵池内养殖有清道夫鱼,底部与沉降池联通,并设有开关,所述灌溉区由栽培基质和植物组成;所述的浮体式吸收系统包括速生水生植物、吸附性基质、浮体;所述吸附性基质经微生物菌液浸泡后再使用。采用本发明生物集成系统净化农村污水,操作简便,净化效率高,并且经济效益显著,值得大面积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集成系统及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农村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危害农村居民身心健康,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虽然逐步得到了改善,但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比如农村经济基础薄弱,资金匮乏,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水平低等问题,现有技术中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主要是一种利用生物消化的方法进行污水处理的装置,例如,它主要有一个进水井和一个调节池组成,当污水进入进水井后经过格栅以及提升泵将污水输送到调节池中,然后由曝气管通入空气,进行有氧生物处理,这种装置在进行处理时要消耗大量的碳源,将生活污水中的大量营养元素浪费掉。
鉴于此,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生态集成系统及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集成系统及生活污水处理方法,以简化污水处理工艺,将生活污水变废为宝,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态集成系统,包括沉降池、好氧发酵池和灌溉区,所述沉降池表面设有浮体式吸收系统;所述好氧发酵池内养殖有体长不低于12cm的清道夫鱼,养殖密度为3-10条/m3,池底部与沉降池联通,并设有开关,所述灌溉区由栽培基质和植物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浮体式吸收系统包括速生水生植物、吸附性基质、浮体;所述吸附性基质经微生物菌液浸泡后再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栽培基质为含钙矿物颗粒。
进一步地,所述灌溉区植物包含速生植物和喜阴植物。
进一步地,所述沉降池下端设有水泵、Z型通水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水生植物为水葫芦。
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菌液为光合细菌菌液、乳酸菌菌液、硅酸盐细菌菌液、硫化细菌菌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速生植物为桉树,所述喜阴植物为石蒜。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生活污水收集后通入至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生态系统中,经沉降池处理2-3天后,得到初级污水和活性污泥;
步骤b:将初级污水通过好氧发酵池处理3-4天后,流入灌溉区植物吸收后得到处理后的水,每隔3个月将沉降池中疯狂生长的水葫芦粉碎,与发酵池产生的活性污泥按质量比1:1混合施入灌溉区,施用量为80kg/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污水处理效率高,在沉降池中设有浮体式吸收系统,其吸附基质吸附过微生物菌液,在沉降池稳定释放活性菌体,可以吸收污水中的含硫异味气体,减少污水中的硫、氮等元素变为气体流失到空气中,并且可以吸收固定中的二氧化碳,增加底泥中有机质含量,防止水葫芦生长疯狂生长带来的水质恶化,减少酚醛等自毒性物质,进而提高水葫芦的生长速度,加速水葫芦对污水中营养物质的固化,降低污水浓度,并且使得污水略带酸性,活性菌含量高,适合清道夫鱼的生长,再经好氧发酵池中清道夫鱼捕食污水中的不溶性颗粒,将其分解消化,形成易分解的底泥,处理后的水呈弱酸性、富含硅酸盐细菌,可以促进灌溉区基质中钙的释放,经桉树和喜阴植物吸收,利用桉树生长快,需水需肥量大的特点进一步吸收污水,结合林下的喜阴植物,彻底净化水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兴科,未经黎兴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99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