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温封严涂层材料、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200025.4 申请日: 2018-03-12
公开(公告)号: CN108396279B 公开(公告)日: 2020-04-14
发明(设计)人: 于月光;刘建明;章德铭;程旭莹;刘通;黄凌峰;孙建刚;梅雪珍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矿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23C4/10 分类号: C23C4/10;C23C4/129;C23C4/134;B23K31/02;B23K37/00
代理公司: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代理人: 尹春雷
地址: 100160 北京市丰台区***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超高温 涂层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1200℃以上的超高温封严涂层粉末材料、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热喷涂技术领域。该材料由SiC、Si和BN三种主要组分组成,通过多种团聚工艺将粉末形态原料制备成具有不同颗粒结构的复合粉末,通过热喷涂、压制烧结‑钎焊等工艺制备成封严涂层,最高使用温度可达1350℃,比现有高温封严涂层使用温度提高了150℃以上,涂层与CMC等陶瓷基复合材料基体匹配性良好,可充分发挥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耐高温优势,在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中具有广泛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喷涂技术领域,涉及封严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温度达1350℃、适用于CMC等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基体的超高温封严涂层材料、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CMC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和耐高温性好的优点,在燃气涡轮的热端部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使用温度可达1500℃。然而采用CMC制备的涡轮部件在高温高速工况下易被刮伤、擦伤和材料粘附等,而后材料性能急剧下降,需采用封严涂层对CMC基体进行防护。目前应用温度最高的封严涂层最高使用温度仅1200℃,无法充分发挥CMC陶瓷基复合材料基体的超高温特性,急需一种使用温度超过1200℃、且与CMC基材有良好匹配性的超高温封严涂层。

目前能够应用于燃气涡轮高温段的封严涂层材料主要包括MCrAlY(M代表Ni、Co或NiCo)基和氧化锆基两类,MCrAlY基封严涂层为金属材料,极限使用温度仅1100℃,高于该温度材料即发生软化和熔化;氧化锆基涂层的最高使用温度不超过1200℃,高于此温度会因相变、烧结硬化等使涂层寿命急剧降低。要满足高于1200℃的应用要求,涂层材料既要有高的熔点,还要有优异的热稳定性、抗高温氧化性和耐热腐蚀性,并且与CMC基材的热膨胀系数匹配,以及密度尽量低,以满足航空发动机减重的要求。因此,超高温封严涂层一直是封严涂层材料设计的难点和瓶颈。国内外未见有使用温度达1350℃的高温封严涂层材料公开报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温度达到1350℃的、且与CMC基体匹配的超高温封严涂层材料、涂层及其制备方法,该封严涂层材料以耐热性达到1600℃以上、且与CMC基体热膨胀系数匹配的轻质耐高温材料SiC为基相,保证涂层在CMC基体上具有优异的热循环寿命。材料中添加单质Si,保证涂层在1300℃以上高温环境下的抗氧化性;十分关键的是,单质Si弥散分布于SiC基相骨架中,在高温环境下生成的SiO2可阻止SiC基相骨架因长期高温服役产生烧结致密化,使涂层始终保持优异的性能,满足长寿命使用要求。以氮化硼为填充组分,提升对涂层中孔洞尺寸与数量、组织形貌和涂层硬度等涂层组织性能的可控性。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超高温封严涂层粉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是碳化硅、硅、氮化硼和粘结剂的复合颗粒粉末,按重量计各组分含量为:BN:0.1~60%,Si:0.1~20%,粘结剂:0.1~10%,SiC:余量。

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超高温封严涂层粉末材料的颗粒结构,其特征在于构成粉末的复合颗粒具有以下所述任一种结构:(1)单层包覆结构:SiC、Si、BN中任意2种组分构成的包覆层包覆第3种组分;(2)双层包覆结构:SiC、Si、BN中以任意1种组分为核心,另外两种组分以任意顺序逐层包覆第3种组分;(3)团聚混合结构:SiC、Si、BN三种组分混合。

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超高温封严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搅拌设备中加入BN粉末进行搅拌,同时加入总原料重量1~10%的粘结剂;粘结剂与BN粉末充分润湿后,加入粒度小于50μm的SiC粉和Si粉,再进行均匀搅拌,停机出料,干燥。

本发明还公开了另一种所述超高温封严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矿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矿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00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