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流器电流内环最优增益确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0441.4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5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宏;刘钊;季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7/5387 | 分类号: | H02M7/5387;H02M7/5395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薛云燕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闭环极点 单位圆 变流器电流 控制器增益 关系曲线 增益确定 最小距离 内环 输出LC滤波器 扫描控制器 双闭环控制 最小值函数 谐振 被控对象 参数设计 电流内环 电压外环 理论基础 数学模型 系统稳定 系统阻尼 增益提供 变流器 电流环 离散域 求解 直观 优化 | ||
1.一种变流器电流内环最优增益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被控对象的离散模型;
步骤2、定义闭环极点至单位圆距离的最小值函数min|Dz|;
步骤3、扫描控制器增益KI,求出对应闭环极点pcl的位置;
步骤4、求出各pcl对应min|Dz|的取值,得到KI与min|Dz|的关系曲线fs;
步骤5、在系统稳定的前提下,计算曲线fs取得极大值时对应的控制器增益,作为电流环最优增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流器电流内环最优增益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建立被控对象的离散模型GiL(z),具体如下:
其中,为输出LC滤波器的谐振角频率,L为LC滤波器的滤波电抗值,C为LC滤波器的滤波电容值,Ts为采样周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流器电流内环最优增益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距离最小值函数min|Dz|,具体为:
其中θ为处于z平面单位圆矢量与实轴的夹角,取值范围为θ∈[0,2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流器电流内环最优增益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扫描控制器增益KI,求出对应闭环极点pcl的位置,具体如下:
计算闭环极点所需闭环传递函数为:
式中,为电流环开环传递函数;
其中,为输出LC滤波器的谐振角频率,L为LC滤波器的滤波电抗值,C为LC滤波器的滤波电容值,Ts为采样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044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参考矢量的区域判断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旋转压电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