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孔板一体式雾化喷嘴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01154.5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9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陈钢;顾燕萍;孙星;王江;曹建光;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5B1/14 | 分类号: | B05B1/14;B05B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庄文莉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孔板一 体式 雾化 喷嘴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型孔板一体式雾化喷嘴,该雾化喷嘴包括母板及镶嵌于母板上的旋流孔片,所述旋流孔片上围绕中心均布着与母板上锥孔相通的三个斜穿通孔,所述母板上加工有与旋流孔片对应的旋流孔片安装槽、锥孔及出流小孔,加压后的流体从旋流孔片上方进入,流经旋流孔片后汇聚到母板上的锥孔,最后通过小孔流出,形成雾化液滴;所述旋流孔片为圆形,三个斜穿通孔围绕旋流孔片的中心均布,通过旋紧配合与母板对应安装槽对接安装。本发明实现了雾化喷嘴的小型化、孔板一体式设计,结构小巧、便于集成、雾化效果好,适用于有限空间高热流密度器件的喷雾冷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旋流孔片为核心,结合特殊锥孔设计而成的小型孔板一体式雾化喷嘴。
背景技术
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及其关键载荷技术的发展,以及卫星小型化需求的不断扩大,对热控系统适应复杂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系统内体积小、功耗大的单机/元器件不断增多,一些关键设备的功率密度将会迅猛增大,从而造成非常高的局部或瞬态热流密度。
由于大功率、高热流密度的载荷单机测量精度要求高、发热量大、温度控制要求高等特点,传统的航天器热控系统必须引入新的元素──高热流密度、大热量、大功率器件散热技术,开展高功率密度(热流密度≥100W/cm2)设备及大热量(≥10kW)排散需求的高效热收集和传热强化技术研究来与我国空间应用的发展需求相适应。
喷雾冷却的热负荷能力较高,是解决高功率密度、大热量散热问题潜在的冷却方法。喷雾冷却是将微量液体混入压力气流中形成雾状气液两相流体,通过喷雾产生射流并喷射到高温表面以使其充分冷却。其主要优点是热阻低,具有较好的等温性和较高的热负荷能力。
此外,由于大部分载荷单机结构复杂,布局空间有限,对空间、体积和重量等限制要求较严,因此,需要实现一体化小型化目的,完成机热一体化集成设计,从而在完成大热量、大功率和高热流密度热控任务的同时,满足总体对空间、体积和重量等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化一体式雾化喷嘴,该喷嘴雾化效果好、结构布局方便,能实现有限布局空间内的机热一体化集成,适用于空间大功率、高热流密度器件的散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小型孔板一体式雾化喷嘴,该雾化喷嘴包括母板及镶嵌于母板上的旋流孔片,所述旋流孔片上围绕中心均布着与母板上锥孔相通的三个斜穿通孔,所述母板上加工有与旋流孔片对应的旋流孔片安装槽、锥孔及出流小孔,加压后的流体从旋流孔片上方进入,流经旋流孔片后汇聚到母板上的锥孔,最后通过小孔流出,形成雾化液滴;所述旋流孔片为圆形,三个斜穿通孔围绕旋流孔片的中心均布,通过旋紧配合与母板对应安装槽对接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雾化效果好、结构布局方便等特点,能实现有限布局空间内的机热一体化集成,适用于空间大功率、高热流密度器件的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小型孔板一体式雾化喷嘴中的母板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小型孔板一体式雾化喷嘴中的母板的剖面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小型孔板一体式雾化喷嘴中旋流孔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小型孔板一体式雾化喷嘴中旋流孔片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小型孔板一体式雾化喷嘴中旋流孔片的左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单喷嘴的接头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剖视图。
图9为图7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11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