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生态修复剂及其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1322.0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5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秋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秋晓东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C09K17/08;B09C1/08;B01J20/22;B01J2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金属污染土壤 纳米零价铁 纳米生态 生态修复 修复工艺 修复剂 氮气保护 称取 蒸馏水 硼氢化钠固体 聚合氧化铝 蒸馏水洗涤 充分混合 工艺步骤 过氧化钙 柠檬酸钠 吸附容量 真空条件 硅藻土 结晶水 氯化铁 丙酮 称量 吸附 制备 溶解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生态修复剂及其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工艺,包括纳米零价铁和生态修复剂的制备;工艺步骤:称取135.25克含六个结晶水的氯化铁溶解在500毫升的蒸馏水中;在氮气保护下,将称量的30.26克的硼氢化钠固体慢慢加入上述溶液,离心分离5分钟,然后使用丙酮代替蒸馏水洗涤;在真空条件下干燥得到纳米零价铁粉末;分别称取3.5克纳米零价铁、3.7克聚合氧化铝、1.45克硅藻土、0.9克过氧化钙和0.45克柠檬酸钠,将上述称得的原料在氮气保护下充分混合得到生态修复剂。本纳米生态修复剂及其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工艺,制得的生态修复剂适用范围广,操作条件好,处理能力大,吸附速率快和吸附容量高,因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值得大量的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纳米生态修复剂及其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工农业快速的发展,特别是采矿、电镀、皮革和染料等行业大量含有重金属废水的排放造成土壤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积累到一定程度不仅导致土壤的退化,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降低,而且通过地表水和实物量等途径危及人类健康。而且,重金属在土壤污染过程中具有不可逆性,长期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因此土壤污染的治理一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目前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有物理化学技术(土壤淋洗,化学固化,电化学修复)和植物修复(植物稳定,植物提取)。然而,物理化学法处理成本高,有可能造成土壤结构破环,土壤生物活性下降和土壤费力退化,而植物修复的周期长,修复效率低,而且不易机械化操作。目前,各种含有纳米零价铁的原位修复作为一种高效、新兴的方法也已被科学界和一些国家认可和选用,并逐步走向商业化,但是该技术目前还在中试和示范阶段,还需要土壤学、化学、环境保护学和生物学等多学科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生态修复剂及其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工艺,生态修复剂适用范围广,操作条件好,处理能力大,吸附速率快和吸附容量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纳米生态修复剂,其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
第一步:首先进行纳米零价铁的制备;
第二步:然后进行生态修复剂的制备。
本发明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纳米生态修复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称取135.25克含六个结晶水的氯化铁溶解在500毫升的蒸馏水中,然后在通氮气条件下充分混合排除水溶液中的氧气;
第二步:在氮气保护下,将称量的30.26克的硼氢化钠固体慢慢加入上述溶液,在不断搅拌条件下反应20分钟;
第三步:然后在8000rpm下离心分离5分钟,然后使用丙酮代替蒸馏水洗涤;
第四步:在真空条件下干燥得到纳米零价铁粉末;
第五步:按照原料百分比分别称取3.5克纳米零价铁、3.7克聚合氧化铝、1.45 克硅藻土、0.9克过氧化钙和0.45克柠檬酸钠;
第六步:最后将上述称得的原料在氮气保护下充分混合得到新型的复合型生态修复剂。
优选的,步骤三中洗涤次数不少于3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纳米生态修复剂及其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工艺,针对不同污染类型组合不同含量的复合型修复剂,首先制备这种生态修复剂中主要成分-纳米零价铁,然后与采用纳米零价铁、聚合氧化铝、硅藻土、过氧化钙和柠檬酸钠制成的生态修复剂充分混合得到一种高吸附性能的生态吸附剂,而且这种生态修复剂适用范围广,操作条件好,处理能力大,吸附速率快和吸附容量高,因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值得大量的推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秋晓东,未经秋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13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