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优质水稻的栽培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201496.7 申请日: 2018-03-12
公开(公告)号: CN110249937A 公开(公告)日: 2019-09-20
发明(设计)人: 徐冬生 申请(专利权)人: 徐冬生
主分类号: A01G22/22 分类号: A01G22/22
代理公司: 深圳市智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1 代理人: 韩绍君
地址: 421800 湖南***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施肥 水层管理 优质水稻 育苗 栽培 高产 水源 带蘖壮秧 动态技术 高产品种 科学配方 米质优良 农药残留 秧苗培育 有效减少 育苗技术 种子选取 病虫害防治 病虫草 收获期 有效地 选种 缓苗 整合 插秧 混杂 晾晒 整地 播种 保证 水稻 农药 生长 收获 防治 培育 污染 优化 基地 统一 管理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优质水稻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基地选取;(2)种子选取;(3)播种准备;(4)秧苗培育;(5)本田整地、插秧;(6)施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整合各项动态技术,集选种、育苗、摆栽、施肥、水源、水层管理、病虫草的防治等一系列优化措施为一体;统一育苗,有效地解决优质高产品种管理难,收获期不集中的问题;科学的人工摆栽育苗技术,不伤根、不缓苗,直接进入生长;科学配方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保证水稻优质高产;无污染的水源和水层管理,保证米质优良;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有效减少产品农药残留,达到优质;合理的收获及晾晒方式,避免造成混杂和污染;培育得到带蘖壮秧,促优质高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优质水稻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保健意识的日益增强,对稻米品质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提高稻米品质和安全性,是扩大稻米这一商品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前提,因此,加快我国水稻生产发展,特别是以优化水稻为基础的品质结构和区域结构的产业化发展,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长期以来,一些地区由于长期缺粮,水稻生产的主要目标是追求高产,忽视了质量,造成了水稻生产高产不优质的现状。对一些地方优质稻精心培育和种植,可以优化水稻品种和品质结构,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增强综合生产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优质水稻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优质水稻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基地选取:

①灌溉条件好:基地水稻生产有充足的水源保证,排灌设施健全,灌溉用水清洁度高,符合GB5084-92的要求;

②土壤条件好:土壤耕层深厚,较肥沃,土壤中性偏酸,具有较好的水稻土结构,通透性良好,保水保肥力较强,土壤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的要求;

(2)种子选取:选择抗病、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高产稳产、品质优良的云恢290或滇屯502水稻品种;

(3)播种准备:种子播种前晒1-2天,用强氯精500倍液浸泡12-15小时消毒灭菌,经清水洗净后再浸泡2-3天,进行催芽至粉嘴;育种的营养土每亩用过筛的肥沃土壤80公斤、腐熟过筛的有机肥5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敌克松粉剂10克、硫磺粉100克、水适量,充分拌和均匀,手捏成团落地能散,营养土中严禁掺入尿素和其它氮素化肥;

(4)秧苗培育:

①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肥沃、疏松的蔬菜地或旱地作苗床地,增施腐熟有机肥;

②将苗床培肥、整理、压平,按每平方米地用10公斤腐熟的农家肥,深翻入土,于播种前7-10天每平方米施用过磷酸钙150克,尿素40克,硫酸钾30克,混拌均匀,翻耕于土下10-15厘米;播种前浇足底水,浇透水的标准是0-10cm土层内处于水分饱和状态,即土壤湿透但没有积水;

③使用水稻“旱育保姆”,以每公斤“旱育保姆”包衣2.5公斤谷种的比例放入后立即搅拌均匀,将包好的种子立即均匀播撒,覆盖细土,然后按3尺间距插上直立的竹片,在竹片上盖膜保温,保湿;

④出苗后,若温度高于35℃则揭开盖膜两头使苗床通风降温,待出苗至一叶一心时,用重量百分比浓度55%的“敌克松”100g兑水50kg喷雾,防治立枯病;出苗至二叶一心后,每亩用尿素10kg,兑水500~700公斤泼苗,泼后用清水洗苗,然后每亩用重量百分比浓度45%的“三环唑”100g,或重量百分比浓度40%的“富士一号”100m1兑水50kg喷雾,同时逐步练苗,雨天盖膜,晴天揭膜,防止秧苗徒长;出苗至三叶前注意保湿,三叶后注意控水,当早晚叶片不见露珠时,傍晚时分适量补水;秧龄不得超过40天,可喷施多效唑,增大秧龄弹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冬生,未经徐冬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14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