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油无焰燃烧装置及其系统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3816.2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6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安恩科;刘若晨;王昶;刘小颖;吴义连;陈奕婷;张瑞;韩益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D11/00 | 分类号: | F23D11/00;F23D1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孔翰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流 炉膛 旋流器 无焰燃烧装置 系统设备 湍动能 扩散 点火器 开放 烟气再循环风机 燃烧器本体 鼓风机 炉膛内形 气体动力 燃烧装置 燃油锅炉 燃油喷嘴 依次串联 干涉区 内旋流 容积式 低氧 外旋 无焰 叠加 氧气 着火 燃烧 干涉 | ||
1.一种燃油无焰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燃烧器本体,其内通过烟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
燃油喷嘴,用于产生雾化燃油射流;
点火器,使所述雾化燃油射流着火;
全扩散射流旋流器,设于所述燃油喷嘴的外围侧,使所述燃烧器本体中一部分混合气体产生全扩散射流;以及
开放射流旋流器,设于所述全扩散射流旋流器的外围侧,使所述燃烧器本体中剩余部分的混合气体产生开放射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本体中所述混合气体中的氧气的最高体积浓度为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扩散射流旋流器的内径为60‐150mm,体积流率为20‐40%,旋流数为0.5‐1.5;和/或,所述开放射流旋流器的体积流率为60‐80%,旋流数为0.2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本体出口采用45°漩口,旋转射流的轴向分速度为20‐50m/s;和/或,所述雾化燃油射流的雾化角为10‐60°;和/或,所述雾化燃油射流的平均雾化粒径为100‐110μm。
5.一种燃油无焰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炉膛、烟气再循环风机、鼓风机和燃油无焰燃烧装置;所述燃油无焰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器本体、燃油喷嘴、点火器、全扩散射流旋流器和开放射流旋流器;
所述燃油喷嘴产生雾化燃油射流并将其喷入所述炉膛;
所述点火器使所述雾化燃油射流着火;
所述炉膛吸热、燃烧所述雾化燃油射流并排出烟气;
所述烟气再循环风机将部分烟气输送至鼓风机;
所述鼓风机将所述部分烟气和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体输送至所述燃油无焰燃烧装置的所述燃烧器本体;
所述全扩散射流旋流器设于所述燃油喷嘴的外围侧,使所述燃烧器本体中一部分混合气体在所述炉膛内产生全扩散射流;
所述开放射流旋流器设于所述全扩散射流旋流器的外围侧,使所述燃烧器本体中剩余部分的混合气体在所述炉膛内产生开放射流,所述开放射流与所述全扩散射流在所述炉膛内产生湍动能叠加区、回流稳燃区和湍动能干涉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油无焰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烟气的再循环倍率为80‐150%;和/或,所述锅炉烟气中NOx的排放浓度小于80mg/Nm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油无焰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内的容积热负荷为600‐3000kW/m3;和/或,所述炉膛的最高温度小于1400℃;和/或,所述炉膛温度波动系数小于2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油无焰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本体中所述混合气体的氧气的最高体积浓度为10±2%;和/或,所述炉膛的氧气体积浓度为3±1%。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油无焰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扩散射流旋流器的内径为60‐150mm,体积流率为20‐40%,旋流数为0.5‐1.5;和/或,所述开放射流旋流器的体积流率为60‐80%,旋流数为0.25‐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无焰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本体采用45°漩口,旋转射流的轴向分速度为20‐50m/s;和/或,所述雾化燃油射流的雾化角为10‐60°;和/或,所述雾化燃油射流的雾化平均粒径为100‐11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381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的无油点火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燃烧机油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