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4081.5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1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冯朋晓;吕登科;高富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33;H01M10/6568;H01M10/663;H01M10/6556;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郭新娟 |
地址: | 318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热管理系统 电池模块 换向阀 热交换 电池热管理 依次串联 换热器 冷却液 热管理 汽车 热件 驱散 混合动力汽车 汽车技术领域 整车制造成本 电机控制器 电子增压器 热管理系统 低温环境 高温环境 高效冷却 热补偿 电机 | ||
本发明是一种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结构复杂,致使整车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而设计。该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热管理回路和电驱热管理回路。电池模块、第一换向阀、换热器和第二换向阀依次串联设置在电池热管理回路中,流经电池模块的冷却液经过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电驱模块、第一换向阀、电驱散热件和第二换向阀依次串联设置在电驱热管理回路中,流经电驱模块的冷却液经过电驱散热件进行热交换。该汽车包括上述汽车热管理系统。本发明提供的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汽车用于实现高温环境下对电池模块、电子增压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的高效冷却,以及低温环境下对电池模块的热补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能源问题的日益显现,节能和环保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兼具低油耗和低污染的新一代清洁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正逐步走向世界舞台,并得到了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48V微混动力汽车不仅能够通过加速辅助、能量回收、起停和滑行等功能达到减排和节油的目的,而且,其通过提升功率及能量储备、辅助停车、电子巡航和电动驾驶等功能,还能够实现稳定的能量供给并提升驾驶的稳定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不同于传统汽车仅需对发动机或自动变速箱进行冷却的方案,48V微混动力汽车工作时,还需对电驱系统及电池模块等部件进行冷却及热管理,以使各部件运行在最佳的温度环境下,从而延长其工作寿命。然而,现有技术中,对于上述各部件的冷却均是在不同的冷却回路中进行,使得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结构较为复杂,致使空间布置困难,进而导致冷却成本及整车的制造成本大大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热管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热管理回路和电驱热管理回路。
电池模块、第一换向阀、换热器和第二换向阀依次串联设置在所述电池热管理回路中,流经所述电池模块的冷却液经过所述换热器进行热交换。
电驱模块、所述第一换向阀、电驱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换向阀依次串联设置在所述电驱热管理回路中,流经所述电驱模块的冷却液经过所述电驱散热件进行热交换。
进一步地,还包括将所述换热器串联在内的空调回路,所述空调回路还包括空调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件,所述空调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节流件和所述换热器依次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热管理回路中还串联有电子增压器,流经所述电子增压器的冷却液经所述换热器进行热交换。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热管理回路中设置有相互并联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电池模块串联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中,所述电子增压器串联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路中。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调节流经所述电子增压器的冷却液流量的流量控制阀,所述流量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路中。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热管理回路中冷却液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汽车的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空调压缩机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流量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电驱热管理回路中冷却液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汽车的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驱散热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热管理回路中还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电驱热管理回路中还设置有第二水泵;
所述第一水泵设置在流经所述电池模块的支路上,所述第二水泵设置在流经所述电驱散热件的支路上;
或者,所述第一水泵设置在流经所述换热器的支路上,所述第二水泵设置在流经所述电驱模块的支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40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冷管接头及液冷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软管结构及电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