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元胞自动机计算连铸坯凝固中微观枝晶生长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4811.1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7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郑淑国;王鑫;孟祥宁;朱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枝晶生长 捕获 元胞自动机 邻近 微观 固相率 连铸坯 凝固 过程模拟 计算过程 计算效率 模型基础 问题状况 等轴晶 剩余液 成功率 收敛 改进 吻合 生长 | ||
1.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计算连铸坯凝固中微观枝晶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物理性质参数的获取,从现场连铸车间及枝晶生长相关文献获取计算所需的热力学参数、溶质扩散参数和形核参数,其中热力学参数包括热过冷度、液相线斜率,溶质扩散参数包括气体常数、溶质平衡分配系数、固相溶质扩散系数、液相溶质扩散系数,形核参数包括平均界面动力学系数、吉布斯-汤姆森系数、动力学各向异性强度;
步骤2:将固定的二维计算区域均匀划分为正方形网格,每个正方形网格代表一个单元胞;
步骤3:初始化单元胞,为每个单元胞的状态参数、固相率、液相溶质浓度和固相溶质浓度赋予初始值,并预设循环步数;其中单元胞的状态包括三个,即液相胞、界面胞和固相胞,分别对应三个状态参数值0、1和2;
步骤4:建立枝晶生长模型,即计算单元胞的固相率增长Δfs及其剩余液相溶质浓度
步骤5:对液相胞进行捕获,具体捕获方法为:
步骤5.1:基于八胞捕获模型,对一个固相胞周围的邻近单元胞进行捕获;在对邻近单元胞进行捕获的过程中,判断被捕获的邻近单元胞的上下左右四个邻胞的固相率是否均为零,若是,则停止计算该被捕获的邻近单元胞,执行步骤5.2;若否,则执行步骤6;
步骤5.2:对八胞捕获模型按如下方法进行改进:
步骤5.2.1:置该被捕获的邻近单元胞的右侧邻胞为界面胞,根据步骤4建立的枝晶生长模型,计算该界面胞的固相率增长和剩余液相溶质浓度;
步骤5.2.2:将步骤5.2.1计算的固相率增长和剩余液相溶质浓度的结果赋予被捕获的邻近单元胞;
步骤5.2.3:将被捕获的邻近单元胞的右侧邻胞的固相率增长、剩余液相溶质浓度及单元胞状态都恢复到计算前;
步骤5.2.4:被捕获的邻近单元胞由于得到固相率增长和剩余液相溶质浓度,则该被捕获的邻近单元胞的计算完毕,执行步骤7;
步骤6:根据步骤4建立的枝晶生长模型,计算被捕获的邻近单元胞的固相率增长Δfs和剩余液相溶质浓度
步骤7:被捕获的邻近单元胞计算完毕后,判断该被捕获的邻近单元胞的固相率是否大于等于零;
若是,则将该被捕获的邻近单元胞由界面胞转变为固相胞,再执行步骤8;将单元胞由界面胞转变为固相胞后,根据步骤5、步骤6的捕获、生长方法对该新生成的固相胞周围的八个邻近单元胞进行新的捕获,将其邻近单元胞变为界面胞进行计算;每个固相胞的八胞捕获过程同时、单独进行,互不影响;
若否,则直接执行步骤8;
步骤8:计算液相和固相的溶质扩散;
步骤9:判断循环步数是否达到预设步数,若是,则执行步骤10,若否,则返回步骤5,进行固相胞的下一邻近单元胞的捕获过程;
步骤10:判断域内所有单元胞是否满足其固相率0≤Δfs≤1,且剩余液相溶质浓度若是,则该循环过程收敛,将其数据提出并导入到Tecplot软件中进行后处理;若否,则检查热力学参数与初始化数据是否有误,修改完毕后返回步骤3重新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48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