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碳化荷叶为基底制备N掺杂纳米花状TiO2 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04990.9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5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季涛;徐红霞;肖蕴华;孙彦刚;于凌志;马千里;赵一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B01J35/02;B01J37/08;B01J37/10;C02F1/30;C02F101/36;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何葆芳;马云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化 荷叶 基底 制备 掺杂 纳米 tio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碳化荷叶为基底制备N掺杂纳米花状TiO2光催化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先在碳化荷叶上负载钛酸正四丁酯,所得产物经煅烧处理制得负载有TiO2子晶的碳化荷叶基底;然后在负载有TiO2子晶的碳化荷叶基底上原位生长花状TiO2晶体层,制得碳化荷叶上纳米花状TiO2光催化材料;最后对制得的碳化荷叶上纳米花状TiO2光催化材料进行N掺杂处理,即得N掺杂纳米花状TiO2光催化材料。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规模化生产,所制备的催化材料呈现出结构有序和形貌定型化特征,具有光谱响应范围广,光催化活性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TiO2光催化材料的方法,具体说,是涉及一种以碳化荷叶为基底制备N掺杂纳米花状TiO2光催化剂的方法,属于光催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TiO2是半导体催化剂的代表,具有活性高,成本低,环保和良好的稳定性,目前广泛应用于光催化降解技术领域。半导体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机理为:在具有给定波长的光下,半导体催化剂可以产生光生电子和空穴,在溶液中可以产生含氧化或还原的活性自由基,产生的活性自由基可以将有机染料或污染物降解为二氧化碳、水和其他小分子。但是,TiO2是一种宽禁带半导体,其单晶的带隙比较宽(金红石,3.03eV;锐钛矿,3.20eV),只有在紫外光照射下才能造成光降解,而紫外光只有阳光的4~5%,使得TiO2对太阳能或可见光的利用率很低,严重限制了TiO2光催化剂的应用范围。
为了拓宽TiO2的光谱响应范围,提高其催化活性,目前主要是采用掺杂的方式来改变 TiO2带的位置或在能带中增加中间能级。目前的掺杂方式主要分别金属掺杂和非金属掺杂。金属掺杂(例如Li、Al、V、Mn、Fe等)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TiO2电子能级的结构分布,降低了带隙能,使TiO2能被除紫外光以外的光照射激发出电子,从而扩展其吸收光谱范围,但是也相应的带来了缺陷,例如:TiO2本身的热稳定性很好,而金属离子的掺杂可能会对其造成影响;金属离子的掺杂可能为电子和空穴的复合提供了良好的复合中心;部分离子掺杂缺少廉价的注入设备。相对于金属掺杂,非金属掺杂(例如:B、C、N、P、S 等)的TiO2不仅在可见光区有较好的响应和表现出较强的光催化活性,且这种光催化活性是不以牺牲UV激发下光活性为代价,克服了金属离子掺杂的缺陷。
非金属掺杂中,N元素的掺杂被研究的最为广泛,目前已经有很多关于N掺杂TiO2光催化剂的相关报道,例如:专利CN200810026620.7、CN201610421580.0、文献(唐伯明,刘晓凤等,N掺杂浓度对TiO2光催化活性影响的实验与理论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15, 44(7):1885-1890)等。但是目前方法制备出的N掺杂TiO2光催化剂通常是粉末状固体,不仅不利于分离和回收利用,且光催化降解时容易产生二次污染,也严重限制了TiO2光催化剂的实际应用。
针对上述情况,目前主要采用的方式是将TiO2光催化剂负载于载体材料上制得负载型 TiO2光催化剂,常用的催化剂载体材料包括:活性炭、分子筛、沸石、膨润土、海泡石、玻璃、陶瓷、二氧化硅、硅藻土、石墨烯、凹凸棒土等(见专利CN200910148508.5、CN201210205768.3等)。上述负载型催化剂虽然分散性较以往的催化剂有所改进,但是上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工艺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不利于规模化生产,且制得的负载型催化剂整体呈无定形形貌,TiO2催化剂层与载体的结合不牢固,限制了TiO2光催化剂的实际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49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