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多种检测模式的蓝牙标签检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05192.8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5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魏温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G06K19/07;H04W4/8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廖盈春;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蓝牙 标签 标签检测器 检测 电磁铁模块 检测模式 磁场 合格率 记忆存储模块 输出显示模块 无线连接模块 数据准确率 交互测试 交互检测 接口连接 蓝牙协议 连接模块 无线连接 达标 处理器 覆盖 配对 存储 输出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种检测模式的蓝牙标签检测器,包括:与蓝牙标签通过URAT接口连接的有线连接模块,与蓝牙标签通过蓝牙协议配对的无线连接模块,输出当前检测的蓝牙标签的各项参数,并显示已检测的蓝牙标签数目以及合格率的输出显示模块;对已检测达标的每个标签的参数,未达标的每个标签的参数、已检测标签的数目以及合格率进行存储的记忆存储模块;在蓝牙标签检测器周围产生电力磁场覆盖范围的电磁铁模块;对蓝牙标签进行有线连接交互测试模式,或者,在蓝牙标签置于由电磁铁模块产生的电力磁场覆盖的范围内时,对蓝牙标签进行无线连接交互检测模式的处理器。通过本发明可以提高标签的数据准确率,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多种检测模式的蓝牙标签检测器。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无线网及各种智能信息终端的深入发展,基于物联网和无线网的物资及人员定位的需求持续上升,定位服务的应用及需求也呈现指数化增长。大型仓库、室内定位以及大型工厂内人员等环境对于标签的需求量巨大。
蓝牙标签是一种常见的定位标签设备,由于其数据稳定性好、传播距离远和超长的续航能力,在室内定位和大型仓库内物资定位等场景中得到大量的运用。为了保证标签的性能达到规定指标,需要在标签生产时,对标签的各项驱动程序和电路进行严格的检测,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在特定的场景对标签的工作参数要求不同,需要检测根据特定需求配置后的标签的各项参数是否达到标准,需要对标签配置参数进行严格的核查。因此,如何快速配置或判断每一个标签的功能参数是否满足该场景需求,节约生产成本、人力成本、部署成本,提高数据准确度、定位精准度,方便快捷的对设备进行维护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多种检测模式的蓝牙标签检测器,由此解决如何快速配置或判断每一个标签的功能参数是否满足该场景需求,节约生产成本、人力成本、部署成本,提高数据准确度、定位精准度,方便快捷的对设备进行维护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多种检测模式的蓝牙标签检测器,包括:有线连接模块、无线连接模块、输出显示模块、记忆存储模块、电磁铁模块以及处理器;
所述有线连接模块,用于与蓝牙标签通过URAT接口连接,以对蓝牙标签的各功能进行自动交互检测;
所述无线连接模块,用于与蓝牙标签通过蓝牙协议配对,以对蓝牙标签各功能进行自动交互检测;
所述输出显示模块,用于输出当前检测的蓝牙标签的各项参数,并显示已检测的蓝牙标签数目以及合格率;
所述记忆存储模块,用于对已经检测的每一蓝牙标签参数性能进行区分记忆,将已检测的各项功能完好且性能达标的蓝牙标签信息存储为合格标签;将已检测的功能出问题的蓝牙标签信息存储为问题标签;将已检测的标签参数不达标的蓝牙标签存储为不达标标签;
所述电磁铁模块,用于在所述蓝牙标签检测器周围产生电力磁场覆盖范围;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与蓝牙标签通过所述有线连接模块进行有线连接时,对蓝牙标签进行有线连接交互测试模式,以对蓝牙标签的相应功能驱动及电路进行检测,或者,在蓝牙标签置于由所述电磁铁模块产生的电力磁场覆盖的范围内时,通过所述无线连接模块实现与蓝牙标签的配对,对蓝牙标签进行无线连接交互检测模式,对蓝牙标签的相应功能驱动及电路进行检测。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对蓝牙标签进行有线连接交互测试模式的过程为:
由所述无线连接模块中的射频模块向蓝牙标签发送广播驱动测试指令,以使蓝牙标签启动广播功能,向外广播蓝牙标签的设备ID号,直至所述蓝牙标签检测器接收到蓝牙标签的广播信号,保存蓝牙标签的设备ID号并计算蓝牙标签的RSSI值,判断蓝牙标签的广播驱动测试以及标签信号RSSI质量测试是否通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51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