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05332.1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3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塚田健一;白水雅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27/245 | 分类号: | H01F27/245;H01F27/255;H01F27/26;H01F27/34;H01F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抗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抗器。该电抗器包含:外周部铁芯;以及至少三个铁芯线圈,其与外周部铁芯的内表面接触、或与该内表面相结合。至少三个铁芯线圈分别由铁芯和卷绕于铁芯的线圈构成。电抗器包含安装部,该安装部配置于外周部铁芯的一侧的端面并将外周部铁芯安装于规定的位置。在安装部延长部形成有至少一个通气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抗器。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一种将电抗器配置于电抗器壳体、使制冷剂在电抗器壳体的收纳空间的剩余部分进行循环的技术(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9-490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日本特开2009-49082号公报中,由于需要使用电抗器壳体,因此,电抗器与其相对应地大型化,而且制造费用也增加。
由此,期望一种不使电抗器大型化、降低制造费用并且使散热性提高的电抗器。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抗器,该电抗器具备:外周部铁芯;以及至少三个铁芯线圈,其与所述外周部铁芯的内表面接触、或与该内表面相结合,所述至少三个铁芯线圈分别由铁芯和卷绕于该铁芯的线圈构成,该电抗器还具备安装部,该安装部配置于所述外周部铁芯的一侧的端面并将所述外周部铁芯安装于规定的位置,在所述安装部形成有至少一个通气部。
根据第二技术方案,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电抗器(5)还具备中心部铁芯(10),该中心部铁芯(10)位于所述外周部铁芯的中心的位置。
根据第三技术方案,在第一或第二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安装部包含端板和相对于该端板沿着垂直方向延伸的延长部,在所述端板的与所述外周部铁芯或所述铁芯的轴向相对应的一部分形成有贯通孔(66)。
根据第四技术方案,在第三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电抗器(5)具备冷却风扇(6),该冷却风扇(6)安装于所述贯通孔。
根据第五技术方案,在第四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冷却风扇配置于比所述至少三个铁芯线圈的所述线圈靠半径方向内侧的位置。
根据第六技术方案,在第一~第五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所述外周部铁芯形成有沿着轴向延伸的孔(70),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外周部铁芯利用插入于所述孔的连结棒(80、90)互相连结。
在第一技术方案中,仅在外周部铁芯的一侧的端面安装有安装部,在安装部形成有至少一个通气部。因而,流体、例如空气穿过外周部铁芯的内部空间和安装部的通气部而能够散热,因此,能够使电抗器的散热性提高。此外,由于不需要为了在设置状态下进行散热而追加其他的构件,因此,能够避免电抗器大型化,能够降低制造费用并且使电抗器轻量。
在第二技术方案中,在具有中心部铁芯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电抗器的散热性提高。
在第三技术方案中,由于能够自形成于端板的一部分的贯通孔散热,因此,能够使电抗器的散热性提高。此外,能够使电抗器轻量。
在第四技术方案中,利用冷却风扇能够使电抗器的散热性提高。
在第五技术方案中,由于冷却风扇不干涉线圈,因此,能够将延长部的高度抑制得较低。
在第六技术方案中,能够不使电抗器大型化而使安装部和外周部铁芯连结。
附图说明
此外,根据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典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能够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这些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及其他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发那科株式会社,未经发那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53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