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板栗果仁加工的板栗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207568.9 申请日: 2018-03-14
公开(公告)号: CN108968073A 公开(公告)日: 2018-12-11
发明(设计)人: 于山大 申请(专利权)人: 于山大
主分类号: A23L33/125 分类号: A23L33/125;A23L33/105;A23L33/10;A23L2/44;A23L2/84;A23L2/02;A23L2/5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板栗果仁 板栗 板栗浆液 保健饮料 矿泉水 着色剂 甜味剂 复合乳化剂 复合稳定剂 品质改良剂 软化饮料水 植物油 打浆 板栗饮料 抗氧化剂 乳化均质 原料加工 煮沸 调味剂 风味剂 软化水 预煮液 增稠剂 粗磨 精磨 水解 制备 淀粉 加工 蛋白质 配制 脂肪 调配 饮料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板栗果仁加工的板栗保健饮料及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淀粉含量在37%‑63%、糖含量10%‑20%、蛋白质含量9%‑12%、脂肪含量2%‑7%的板栗作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的板栗饮料,该饮料是将板栗果仁与预煮液的比为3∶5,煮沸,再加入矿泉水或软化水适量粗磨打浆,制成其浓度达到25%的板栗浆液,经水解、精磨、调配、乳化均质,并按板栗浆液、甜味剂、复合稳定剂、风味剂、增稠剂、抗氧化剂、植物油、复合乳化剂、调味剂、着色剂、品质改良剂、矿泉水或软化饮料水配制而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饮料通则GB10789-2007》及于2016 年4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饮料通则GB10789-2015》中采用 核果类、坚果类的果仁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制品——一种采用板栗果仁 加工制出的具有一定保健功效的板栗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板栗在我国资源丰富,分布广,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品,营养价值高含有 8种氨基酸,具有丰富的钙、磷、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 生吃可治腰脚不遂,肿痛淤血等病,具有健脾、补肾、健胃强体之功效,同时, 它还是一种具有低热量,低胆固醇,适合于现代化生活需要的食品。板栗食品 饮料的研发一直是国内外科技人员的一项重要课题。我本人于2000年分别申 请了三项板栗饮料的中国发明专利并予与授权。其后,在技术进步和技术水平 提高的前提下,又于2006年分两次申请了三项有关板栗功能饮料的专利,也被授予专利权,专利号分别为ZL2006 1 0109637.X、ZL2006 1 0140675.1、ZL2006 10109638.4。三个专利在“中国国家标准饮料通则GB10789-2007”中,其中 ZL2006 10109637.X属于5.9类规定的具有特殊功能的饮料-即通过调整饮料 中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制品;而 ZL2006 1 0140675.1和ZL2006 10109638.4是归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 准饮料通则GB10789-2007》中即为固体经冲溶后具有特殊用途的饮料类(根 据咨询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本通则起草人之一的起草人准确解 释确定为5.9类。)。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饮料通则GB10789-2015》 中三个专利在“中国国家标准饮料通则GB10789-2015”中,其中ZL2006 1 0109637.X属于4.5类规定及4.5.5的具有其他特殊用途的饮料-即通过调整 饮料中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制品; 而ZL2006 1 0140675.1和ZL2006 10109638.4是归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标准饮料通则GB10789-2015》中4.10中即为固体经冲溶后具有特殊用途的饮 料。本发明与上述三种饮料不属同类饮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饮 料通则GB10789-2007》本专利加工的饮料是涉及到5.3.2,采用核果类、坚果类的果仁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制品——板栗饮料。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饮料通则GB10789-2015》中属4.3及4.3.2中 规定的一种液体饮料。为此,经检索发现与本发明饮料可以属于类似的已申 请的板栗饮料专利,均存在很大的技术问题,而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很好的系统 的解决了,板栗饮料加工过程的中的技术问题,在板栗饮料的专利中最具新颖 性、创造性、实用性,以下就类似专利的问题以举实例列举阐述如下:首先, 是1995年申请的板栗饮料及其制法的专利,申请号为:951053175,该专利的加工手段简单、技术过程不完整,申请人缺乏深入系统的掌握板栗饮料的加工 技术,此种加工技术无法降解板栗高含量的淀粉,护色技术缺乏,制出来的板 栗饮料口感粘稠,因而不能制成口感好、风味好、颜色好的板栗饮料(还有类 似的已授权的板栗饮料专利属于此种专利如00107923.9的专利。)。其次, ZL200510012942.2的专利(该专利虽已授权,但是因费用问题已终止专利权。) 和申请号为:200910069222.8的专利及申请号:201410243972.3这三个专利 首先在水解技术上存在着明显的技术问题,前一个专利采用了不完整的水解技 术,实际上板栗仁是含淀粉较高的干果,使用水解技术加工板栗饮料,就是对 板栗中的淀粉进行水解,完整的淀粉水解技术应该是由液化和糖化两项技术共 同组成的,互为条件的。前一个专利采用的是糖化酶(β-淀粉酶)和甜酒药, 均为糖化酶,所以只进行了淀粉水解技术中的糖化,而未对淀粉进行液化,会 大大的影响板栗饮料的质量效果,影响板栗饮料的粘稠度、口感、和味道,使 饮料质量大打折扣,主要原因是因为技术上的缺失。后两个专利选用的是淀粉 酶,实质上淀粉酶是一类水解淀粉与糖元酶的总称,是概念,不具体,不具有 实用性。此外,ZL200510012942.2的专利和200910069222.8的申请专利想通 过烫漂的工序就简单的解决板栗饮料的护色问题,是达不到目的。再其次, ZL200610134292.3的专利(2010年5月授权的专利。)和201410243972.3两 个专利虽然采用了水解技术,但是技术指标参数不完整,不能完整体现出水解 工艺过程的技术要求,而且在加工工艺上和食用的安全性上存在着重大问题, 在技术上不应提倡。因为本行业的人士,均知道EDTA-2Na有微毒,它是乙二 胺与一氯乙酸反应,再与甲醛、氰化钠反应,然后由碳酸钠中和而制成,可看 出他是由有毒和刺激物生产而成,EDTA-2Na会影响人体内钙的代谢,会对人 体中呼吸系统有刺激,即使在国家规定的食品使用的限量内,也不能大量的服 用,会对人体构成危害(因为EDTA-2Na不能自行排除体内,容易在人体内造 成积累。)。而该专利在加工方法上却没注意这一问题,它是将板栗脱壳后即进 行磨浆,过筛,加入带有EDTA-2Na的护色液,使这种复合护色液带入最终产 品,给最终产品的饮料带来了不安全性。如果使用带有EDTA-2Na的护色液对 板栗进行护色,在工艺上应对板栗仁先进行护色,捞出栗仁、经喷淋清洗后再 进行磨浆,这样就会避免将EDTA-2Na带入最终产品的饮料中,大大的提高了 饮料的安全性(日本规定,如果使用EDTA-2Na作为添加剂时,在最终产品完 成前,必须将其转化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钙,它可以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减小对 身体的损害,但两专利中却明显没有使用这项转化技术,是一个很大的缺失。), 所以,如果在专利中使用EDTA-2Na作为添加剂,并将他带入最终产品,在专 利使用它专利中的工艺技术过程就是不合理、不安全的技术,不该使用的技术。 在专利申请号为201010517821.4的专利中也指出ZL200610134292.3的专利使 用EDTA-2N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作为护色剂使用带入最终产品中,“降低了 安全性”。对该专利提出了严肃的否定。另外,申请号为201010517821.4的专 利属于板栗清汁饮料与本人申请的专利在饮料分类中不属于一类,该饮料去渣 后,提取清汁其营养物质损失的较多,减少了饮料中的有效营养成分,是该申 请饮料的缺失。除此之外,申请号为:201610690869.2;201610001385.2; 201610101185.4三项专利为复合型含板栗的饮料,非以板栗为单一原料的饮 料,所以根据“国家饮料通则”的规定不属于同一类饮料。还有,申请号为: 201610161938.0的专利,根据板栗的特性,该专利技术不可取,其一至加工板 栗饮料原料成本过高,原料浪费过大,不具有加工的经济性。其二采用分离法 去除板栗淀粉控制加工过程中的褐变根本做不到,它只有采用真空渍渗技术深 度护色条件下才可以完全控制板栗饮料的褐变,所以该专利是没有实用价值的 技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山大,未经于山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75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