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种植用打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7813.6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3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曾碧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碧阳 |
主分类号: | A01C5/04 | 分类号: | A01C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茶叶种植 垂直安装 打孔装置 定位板 支撑脚 打孔机构 定位装置 固定装置 卸料板 移动轮 打孔 钻孔 打孔部位 底部活动 焊接连接 壳体内部 螺旋叶片 定位杆 定位孔 手推杆 手摇器 支撑架 中心杆 方槽 贴紧 电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种植用打孔装置,其结构包括移动轮、支撑脚、底座、固定装置、手摇器、打孔机构、第一电机、支撑架、手推杆、方槽,移动轮与支撑脚底部活动连接,支撑脚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垂直安装在底座底部的四个角上,底座的四个角都垂直安装有固定装置,打孔机构垂直安装在底座的顶部上,本发明一种茶叶种植用打孔装置,结构在壳体内部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上的定位杆与定位板相连接,打孔之前先将定位板与所需的打孔部位贴紧,螺旋叶片在中心杆的带动下通过定位孔对所需的部位进行钻孔,定位板的四周都设有卸料板,钻孔产生的散土通过卸料板排到孔的旁边,防止散土再次落入到已钻好的孔,提高打孔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茶叶种植用打孔装置,属于茶叶种植用打孔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苗木是具有根系和苗干的树苗。凡在苗圃中培育的树苗不论年龄大小,在未出圃之前,都称苗木。苗木种类:实生苗、营养繁殖苗、移植苗、留床苗。苗木还可以按照乔灌木分类,一般在北方乔木苗比较多,南方灌木比较多,这主要是由于生长气候所引起的,茶树种植技术是挖种植沟深80厘米,宽60厘米,施足底肥,一般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或100公斤复合肥,采用单株定植方法,株距40厘米,亩植2000株左右,定植时间在6—8。
现有技术装置在打孔时,钻孔产生的散土会跟着螺旋刀片堆积在孔的周围,容易使钻完后的土散落在孔内,影响打孔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叶种植用打孔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装置在打孔时,钻孔产生的散土会跟着螺旋刀片堆积在孔的周围,容易使钻完后的土散落在孔内,影响打孔效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茶叶种植用打孔装置,其结构包括移动轮、支撑脚、底座、固定装置、手摇器、打孔机构、第一电机、支撑架、手推杆、方槽,所述移动轮与支撑脚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支撑脚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垂直安装在底座底部的四个角上,所述底座的四个角都垂直安装有固定装置,所述打孔机构垂直安装在底座的顶部上,所述底座中间开有方槽,所述手摇器为对称设置,所述手摇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垂直安装在打孔机构的左右两侧面上,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垂直安装在打孔机构的顶部上,所述支撑架与底座的右端相互焊接,所述支撑架顶部安装有手推杆;所述打孔机构由壳体、驱动装置、传动装置、拉线装置、定位装置、钻孔装置、支撑板、轴承、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定位板组成,所述驱动装置为对称设置,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壳体内部的左右两侧,所述传动装置与驱动装置相配合,所述拉线装置与传动装置相配合,所述定位装置为对称设置,所述定位装置垂直安装在钻孔装置的左右两端,所述拉线装置与定位装置相配合,所述钻孔装置与第一电机相连接,所述支撑板呈竖直设置,所述支撑板为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板一端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垂直安装在壳体顶部的左右两侧,另一端开有嵌套有轴承,所述壳体底板的上从左至右开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定位板与定位装置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由第一旋转轴、第一大锥形齿轮、小锥形齿轮、第二旋转轴、主齿轮、第三旋转轴、第二大锥形齿轮组成,所述第一旋转轴一端与手摇器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大锥形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一端与壳体上的轴承内圈过盈配合,另一端与小锥形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三旋转轴一端与第二大锥形齿轮相连接,另一端与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所述第三旋转轴贯穿主齿轮且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大锥形齿轮通过小锥形齿轮与第二大锥形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主齿轮与传动装置上的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装置由轴承座、从动齿轮、蜗杆、第四旋转轴、蜗轮组成,所述轴承座为对称设置,所述轴承座固定在壳体左侧板的右侧面上,所述蜗杆两端都与轴承座的内圈过盈配合,所述从动齿轮与蜗杆左端相互贯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主齿轮相啮合,所述蜗轮与蜗杆相啮合,所述第四旋转轴一端与蜗轮相连接,另一端与拉线装置上的收线轮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碧阳,未经曾碧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78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冷加速植树用挖坑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轻便的水土流失防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