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获得室温下最大光参量产生转换带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07911.X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5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蒋建;王凯;张建东;张祖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355 | 分类号: | G02F1/355;G02F1/39;H01S3/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获得 室温 最大 参量 产生 转换 带宽 方法 | ||
1.一种获得室温下最大光参量产生转换带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晶体使用的材料是铌酸锂晶体,该晶体具有非周期结构,该晶体在24摄氏度下可选择合适的泵浦光波长,通过设计的非周期晶体结构弥补泵浦光波长退化点与信号光、闲频光波长群速度匹配点之间的相位失谐量,从而获得宽带准相位匹配光参量产生带宽;
在选择合适的泵浦光时,从晶体最大群速度点对应波长的二分之一处开始向短波长寻找,当泵浦光波长逐渐减小时,随着泵浦光退化点与晶体最大群速度点之间的距离增加,获得的光参量产生带宽增加,当泵浦光波长为0.9微米时能够获得最大光参量产生带宽,当泵浦光波长小于0.9微米时,该晶体不能够弥补泵浦光波长退化点与信号光、闲频光群速度匹配点之间的相位失谐量,无法形成有效的光参量产生带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获得室温下最大光参量产生转换带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的最优结构由遗传算法计算得出,可在泵浦光波长退化点两侧提高光参量产生光转换带宽且保持平坦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获得室温下最大光参量产生转换带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由室温下电场极化技术制备,晶体总长度为10毫米,每个畴的长度为3微米,总共3333个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获得室温下最大光参量产生转换带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形状呈长方体结构,上下表面平行且均被抛光处理,使用时光束的入射方向与极化方向垂直,且沿着光束的入射方向被极化为长度相等的单元畴,每个畴的长度相等,每个单元畴的极化方向可选择向上或向下,连续几个方向相同的畴组成一个正畴或负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获得室温下最大光参量产生转换带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泵浦光为0.9微米时,满足群速度匹配的条件下对于0型准相位匹配光参量产生带宽为2159纳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791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