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杉木的移栽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8356.2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2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慧侠;黄曼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达驰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235143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杉木 种植坑 移栽 种植 护理 施肥 泥土 修枝 天然有机肥 翻地机械 苗木根系 树苗根系 种植基地 开阔地 石灰粉 土壤pH 土层 翻耕 成活率 喷洒 淤泥 浇水 消毒 覆盖率 生长 覆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杉木的移栽种植方法,改变传统杉木的移栽种植方法,选择土层厚度不小于80cm,土壤pH值在7‑8之间的开阔地作为种植基地,在未进行种植之前,向园地进行施肥,然后利用翻地机械对园地进行翻耕,严格控制种植密度,种植之前,向种植坑中均匀的喷洒石灰粉进行消毒,并在种植坑中加入天然有机肥,并在种植坑的底部覆盖一层塘底淤泥,在取苗的过程中,连同苗木根系附近的泥土一同取起,控制树苗根系泥土覆盖率不小于70%,成活率高,种植坑营养丰富,进行定期浇水护理、定期施肥护理、定期修枝护理,移栽后的杉木生长速度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杉木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杉木的移栽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现代人的理解,园林不只是作为游憩之用,而且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净化空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尘埃,减轻污染;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改善小气候;还有减弱噪声和防风、防火等防护作用。
杉木为中国长江流域、秦岭以南地区栽培最广、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的用材树种。栽培区北起秦岭南坡、河南桐柏山、安徽大别山、江苏句容、宜兴,南至广东信宜、广西玉林、龙津、云南广南、麻栗坡、屏边、昆明、会泽、大理,东自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北部、西部山区,西至四川大渡河流域及西南部安宁河流域。垂直分布的上限常随地形和气候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在东部大别山区海拔700米以下,福建戴云山区1000米以下,在四川峨眉山海拔1800米以下,云南大理海拔2500米以下。园林在种植杉木过程中需要对杉木进行移栽,传统的移栽方法成活率低,移栽后的杉木生长速度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现缺少一种杉木的移栽种植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杉木的移栽种植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杉木的移栽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种植基地的准备,选择土层厚度不小于80cm,土壤pH值在7-8之间的开阔地作为种植基地,向基地进行施肥,有机肥的用量为1500kg/亩-2500kg/亩,然后利用翻地机械对园地进行翻耕,获得种植基地;
S2:挖种植坑;在种植基地上挖种植坑,坑与坑之间的间距为2m-2.5m,坑为圆形坑,其直径为30-40cm,深度为30-40cm,每公顷栽1000-1142株;
S3:种植坑处理,对步骤S2获得的种植坑进行处理,向种植坑中均匀的喷洒石灰粉进行消毒,并在种植坑中加入天然有机肥;
S4:种植坑松土,步骤S3种植坑内的水再次被土壤吸收后,将种植坑内部的土层软化,并在种植坑的底部覆盖一层塘底淤泥,使塘底淤泥的厚度在2cm-3cm之间;
S5:选苗,选择生长力旺盛的杉木树苗作为移栽苗,在取苗的过程中,连同苗木根系附近的泥土一同取起;
S6:移栽,将步骤S5获得的树苗置于种植坑内,扶正,然后将种植坑附近的土壤回填到种植坑中,并在栽种完成后采用石灰粉覆盖,覆盖厚度在0.5-1cm之间,沿着坑周围进行压紧处理;
S7:定期浇水护理,移栽一周内,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移栽一周后,每晚浇水一次;移栽一月后,每十五天浇水一次;
S8:定期施肥护理,移栽一月后进行第一次追肥;移栽三个月后进行第二次追肥;移栽六个月后,进行第三次追肥,往后不需要在进行追肥;
S9:定期修枝护理,每年初冬季节,去除直径超过主干干径1/4的大侧枝。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杉木的移栽种植方法,所述步骤S1向基地进行施肥过程中,有机肥为土豆皮、草炭、硅藻土、甘蔗渣、蛋壳、铝矾土、磷矿粉、钾矿粉和高岭土混合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达驰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淮北达驰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83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雷竹的立竹地下鞭长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猕猴桃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