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地下结构变形缝防水构造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9901.X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5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敬梅;林森斌;杨贵生;田巧焕;吕宝伟;田小芳;祁寒;信磊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王龑 |
地址: | 30014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形缝 橡胶止水带 地下结构 防水构造 液体膨胀 主体结构 衬垫板 钢边 埋式 防水加强层 防水卷材 接水盒 背贴式止水带 侧向 防水效果好 改进 安装方便 使用性能 围护结构 依次设置 断开 防水 防护 施工 | ||
1.一种改进的地下结构变形缝防水构造,包括主体结构(1),所述主体结构(1)中形成变形缝(15),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缝(15)中自围护结构(2)侧向主体结构(1)侧依次设置有防水卷材(5)、防水加强层(4)、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7)、预溶模液体膨胀橡胶止水带(9)、接水盒(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地下结构变形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缝(15)中设置有衬垫板(8),所述衬垫板(8)在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7)及预溶模液体膨胀橡胶止水带(9)处断开,所述衬垫板(8)外侧需设置一道PE泡沫棒(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地下结构变形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PE泡沫棒(10)外侧采用嵌缝膏(11)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地下结构变形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缝(15)两侧的主体结构(1)内预埋安装预溶模苯板及多个引出管(12),待变形缝(15)两侧主体结构(1)施工完成后,通过引出管(12)向预溶模苯板内注入溶模剂,将预溶模苯板溶解,预溶模苯板溶解后在混凝土内部形成空腔,再通过引出管(12)向空腔内注入高压水,将空腔冲洗干净,通过引出管(12)向空腔内注入液体膨胀橡胶,将空腔注满形成预溶模液体膨胀橡胶止水带(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地下结构变形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7)埋置在变形缝(15)中部,其两翼固定在变形缝(15)两侧的主体结构(1)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地下结构变形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卷材(5)施工前,在围护结构(2)上设置砂浆找平层(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地下结构变形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1)中预留安装接水盒(13)的安装槽,所述接水盒(13)通过不锈钢膨胀螺栓(16)固定在主体结构(1)上,所述接水盒(13)、主体结构(1)缝隙处通过密封胶(14)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地下结构变形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加强层(4)在变形缝(15)两侧宽度不小于25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地下结构变形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溶模液体膨胀橡胶止水带(9)边缘距离主体结构(1)内侧2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990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锁式市政井盖及拆卸工具和拆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地下室后浇带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