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场语音功能实现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10251.0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7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吴登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22 | 分类号: | G10L15/22;G10L1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德海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2 | 代理人: | 袁媛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语音检测单元 算法单元 智能设备 存储介质 语音功能 语音信号 远场 唤醒 语音信号传输 语音信号检测 待机状态 控制系统 声学效果 用户操作 预定方式 运算处理 遥控器 能耗 束缚 检测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远场语音功能实现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位于智能设备上的语音检测单元实时地进行语音信号检测;当检测到唤醒词时,语音检测单元唤醒位于智能设备上的处于待机状态的算法单元;语音检测单元将获取到的语音信号传输给算法单元,以便算法单元按照预定方式对语音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并将处理后的语音信号发送给智能设备的控制系统,完成对应的控制操作。应用本发明所述方案,能够节省能耗及提升声学效果,并能够摆脱遥控器的束缚,方便用户操作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特别涉及远场语音功能实现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远场语音功能是融合了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语音搜索的一项改变用户体验的功能,省略了“按下遥控语音键”这一程序,用户只需要坐在沙发上说出指令,即可得到相应的操作反馈,目前一般能够做到5米范围内有效。
目前,正在不断涌现出各种具备远场语音功能的智能设备,如智能电视、智能音箱、智能手表等。
但是,将远场语音功能植入到传统家电如智能电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因为,远场语音识别需要前后端结合去完成,一方面在前端使用麦克风阵列,通过声源定位及自适应波束形成做语音增强,在前端完成远场拾音,并解决噪声、混响、回声等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后台识别引擎,将用户语音识别成文本信息,再转换成智能电视能够响应的操作指令。
麦克风阵列,以及相应的降噪、混响消除、回声消除等运算,都需要一定的运算能力,才能够实时完成。相对应地,芯片做这些相关的运算,均需要消耗一定的电能。
另外,国家对于电子产品,有着严格的能效标准分级以及相应的补贴措施。电视类产品的能效补贴,一级能效13%;二级能效8%。目前,电视的平均利润率都比较低,相比之下,国家的能效补贴,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达到国家能效标准,几乎成为每一台电视的必要追求。达不到这个标准,其它任何的创新和功能,都很难在产品中实际落地。
为此,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将远场语音功能设计到机顶盒中,以规避国家的能效等级评判。但这样方式不能降低能耗,而且声学效果较差,具体地,麦克风阵列做回声消除时,需要引入喇叭的声音反馈,机顶盒播放的声音,输出给智能电视再通过喇叭发出,反馈的时间长度随机变化,回声消除效果变差。
或者,也可以将麦克风做到遥控器上,即开发语音遥控器,但这样就变成了近场语音交互,用户必须对着遥控器说话,姿势僵硬,操作笨拙,而且,摆脱不了遥控器的束缚,违背了语音交互的初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远场语音功能实现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能够节省能耗及提升声学效果,并能够摆脱遥控器的束缚,方便用户操作。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远场语音功能实现方法,包括:
位于智能设备上的语音检测单元实时地进行语音信号检测;
当检测到唤醒词时,所述语音检测单元唤醒位于所述智能设备上的处于待机状态的算法单元;
所述语音检测单元将获取到的语音信号传输给所述算法单元,以便所述算法单元按照预定方式对所述语音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并将处理后的语音信号发送给所述智能设备的控制系统,完成对应的控制操作。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语音检测单元包括:至少包含两个麦克风的麦克风阵列。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当检测到唤醒词时,所述语音检测单元唤醒处于待机状态的算法单元包括:
当所述麦克风阵列中的任一麦克风检测到唤醒词时,则唤醒处于待机状态的算法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02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