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知大数据层次感知压缩编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10379.7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4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光;沙莉莉;郭文博;韩涛涛;李梦琪;王堃;孙雁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知 数据 层次 压缩 编码 方法 | ||
1.一种感知大数据层次感知压缩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感知大数据网络的第一层为感知节点层,感知节点对环境中具有时间相关性的原始数据进行采样,并进行同步压缩,然后将压缩采样数据发送至上层对应的簇头节点中;
2)感知大数据网络的第二层为簇头节点层,簇头节点k对从下层收到的压缩采样数据和从其他簇头节点收到的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并以概率p传送压缩编码数据至上层对应的处理节点中,具体步骤为:
21)簇头节点k利用观测矩阵Φ'k,对从下层节点收到的压缩数据再次进行压缩观测,获得簇头节点k的压缩数据Z'k=[Z'k,1Z'k,2…Z'k,n],Z'k∈Rm×n,其中,Rm×n表示m×n矩阵,n为感知节点的观测矩阵行数,观测矩阵Φ'k是由M×M单位矩阵中随机选出m行组成,Z′k,1、Z′k,2、Z′k,n分别表示对簇头节点k中的M个感知节点在时隙1、时隙2和时隙n的压缩采样数据通过观测矩阵Φ'k进行压缩观测获得的压缩数据,其中Z′k=Φ′kYkT,Yk=[Yk,1 Yk,2 ...Yk,M],Yk,1、Yk,2、Yk,M分别表示k簇感知节点1、感知节点2、感知节点M的压缩采样数据,Yk表示k簇的压缩采样数据;
22)当簇头节点k从其它d-1个簇头接收数据时,进行线性网络编码,并传输概率p的编码数据,簇头节点k的编码数据为Z″k,
其中Z″k∈R(m×d×p)×n,Φ″k表示在簇头节点k处的网络编码变换矩阵,其中R(m×d×p)×n表示(m×d×p)×n矩阵,d表示每个处理节点所对应的簇头节点数,Z″k,1、Z″k,2、Z″k,n分别表示d个簇头节点在时隙1、时隙2和时隙n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执行网络编码操作所获得的编码数据,Z'1、Z'2、Z'd分别表示簇头节点1、簇头节点2、簇头节点d的压缩数据;
3)感知大数据网络的第三层为处理节点层,处理节点对从下层收到的数据和从其他处理节点收到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编码并以概率p将编码数据发送至上层的汇聚节点中;
4)感知大数据网络的最高层为汇聚节点层,汇聚节点从所有下层节点中收集到编码数据后,进行解码操作,获得近似的原始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知大数据层次感知压缩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感知节点对环境中具有时间相关性的原始数据进行采样并进行同步压缩,具体方法为:原始数据为Xk,i=[xk,i1xk,i2…xk,iN]T,其中Xk,i表示k簇感知节点i的原始数据,每个簇头节点下的感知节点共M个,k∈{1,2,…,L},k表示簇头节点,L表示簇头节点数,xk,i1、xk,i2、xk,iN分别表示k簇感知节点i在时隙1、时隙2、时隙N时的原始数据,N表示每个感知节点的时隙长度,使用观测矩阵Φ,Φ∈Rn×N,且n小于N,Rn×N表示n×N矩阵,将原始数据进行压缩采样得到压缩采样数据Yk,i=ΦXk,i,其中Yk,i表示k簇感知节点i的压缩采样数据,观测矩阵Φ由N×N单位矩阵随机选择n行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037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