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羧化壳聚糖/氧化石墨烯三元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10792.3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0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沈娟;陈可;邹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33/24 | 分类号: | C08L33/24;C08L5/08;C08K3/04;C08J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黄耀钧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石墨烯 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 羧化壳聚糖 制备 异丙基丙烯酰胺 三元混合溶液 三元复合膜 分散溶液 机械搅拌 交联剂 引发剂 蒸馏水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氮气 二元混合溶液 三元复合物 亚硫酸氢钠 超声分散 反应溶剂 过硫酸钾 去离子水 设备要求 制备过程 氯化钙 储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羧化壳聚糖/氧化石墨烯三元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引发剂亚硫酸氢钠,以去离子水为反应溶剂进行混合,然后再加入羧化壳聚糖,通入氮气并机械搅拌后得到二元混合溶液;步骤二、在氧化石墨烯中加入蒸馏水,超声分散后形成氧化石墨烯分散溶液,然后将得到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溶液加入到溶液中,机械搅拌得到三元混合溶液;步骤三、向三元混合溶液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钾,交联剂氯化钙,得到三元复合物成品。本发明制备方法所需的原材料储量丰富,价格低廉,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且制备过程操作简单,设备要求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复合膜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羧化壳聚糖/氧化石墨烯三元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属于一种智能材料。对PNIPAM的研究始于1956年,但是在当时并没有引起注意,真正受到广泛关注的是Scarpa在1967年首次报道了PNIPAM水溶液在31℃具有LCST。
而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之所以具有LCST特性,主要是因为它的大分子链上同时具有亲水性的酰胺基和疏水性的异丙基,使得线性PNIPAM的水溶液呈现出温度敏感特性,这类热温敏性高分子材料在药物控释、生化分离以及化学传感器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可通过N-异丙基丙烯酰胺单体聚合得到,在聚合过程中加入交联剂,引发剂,反应溶剂,在一定条件下经机械搅拌所得,其反应机理属于自由基聚合。
羧化壳聚糖(CCS)是一类无毒,成本低的高分子,它的重复链段上均有羧基,由于羧基上负电荷的排斥作用,高分子链伸展特别大,加上羧基的亲水性,其结合水的量就特别大,因此具有较好的吸湿,保湿性。除此之外,它还具有水溶性、pH敏感性、抗菌性与成膜性等。羧化壳聚糖是一种常用的水溶性壳聚糖,其运用最多的是羧甲基壳聚糖。
氧化石墨烯(GO)是一种经石墨粉氧化、剥离的得到的单层氧化产物。可视为一种非传统型态的软性材料,具有聚合物、胶体、薄膜,以及两性分子的特性,表现在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与抗菌性等。氧化石墨烯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碳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表面丰富的官能团(如羧基,羟基等),因此,其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用于吸附及增强增韧材料等方面。
如何高效的结合三种材料的优点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羧化壳聚糖/氧化石墨烯三元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羧化壳聚糖/氧化石墨烯三元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一种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羧化壳聚糖/氧化石墨烯三元复合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冰水浴情况下,将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引发剂亚硫酸氢钠,以去离子水为反应溶剂进行混合,然后再加入羧化壳聚糖,通入氮气并机械搅拌后得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羧化壳聚糖二元混合溶液;
步骤二、室温下,在氧化石墨烯中加入蒸馏水,超声分散后形成氧化石墨烯分散溶液,然后将得到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溶液加入到步骤一制备的二元混合溶液中,机械搅拌得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羧化壳聚糖/氧化石墨烯三元混合溶液;
步骤三、向步骤二中得到的三元混合溶液中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钾,交联剂氯化钙,封闭反应,经透析,干燥后得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羧化壳聚糖/氧化石墨烯三元复合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07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