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消化内科的防返流洗胃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11298.9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8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莒县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吴伟 |
地址: | 276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消化 内科 防返流 洗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消化内科的防返流洗胃管,其结构包括防返流管头、输送管、分流端口、按压进入口、出口,防返流管头嵌入安装于输送管内部,分流端口与输送管相嵌套,分流端口通过输送管与防返流管头相连接,按压进入口与输送管间隙配合,出口内表面与输送管外表面相贴合,出口通过输送管与分流端口相连接;按压进入口包括旋转推动绳、复位弹簧、按压推动块,按压推动块安装于复位弹簧上方,本发明一种用于消化内科的防返流洗胃管,能够通过进入后,在内部慢慢扩张,让其不会返流,也不会对患者造成不适感,需取出时,在将其按压一下,便可缩回原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消化内科的防返流洗胃管,属于洗胃管领域。
背景技术
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多是用来抽胃液,也可以用来往胃里注入液体提供给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护理时应注意避免胃管污染,以及胃管脱出,导致误吸。
但是该现有技术洗胃管对于患者来说使用起来也是较为难受的,由于洗胃管相对于深入进去的位置来说较小,所以较容易在使用的时候返流,让其患者更为难受。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消化内科的防返流洗胃管,以解决现有洗胃管对于患者来说使用起来也是较为难受的,由于洗胃管相对于深入进去的位置来说较小,所以较容易在使用的时候返流,让其患者更为难受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消化内科的防返流洗胃管,其结构包括防返流管头、输送管、分流端口、按压进入口、出口,
所述防返流管头嵌入安装于输送管内部,所述分流端口与输送管相嵌套,所述分流端口通过输送管与防返流管头相连接,所述按压进入口与输送管间隙配合,所述出口内表面与输送管外表面相贴合,所述出口通过输送管与分流端口相连接;
所述按压进入口包括旋转推动绳、复位弹簧结构、按压推动块,所述按压推动块安装于复位弹簧结构上方,所述旋转推动绳与按压推动块相连接;
所述防返流管头包括多边形滑轨、防护外壳、伸缩推动架、滑动支撑杆、平衡旋转板、U型推动齿轮组,所述多边形滑轨安装于防护外壳内部,所述伸缩推动架与多边形滑轨相连接,所述滑动支撑杆设于平衡旋转板侧方,所述U型推动齿轮组与伸缩推动架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推动块包括卡齿、衔接杆、推动块、滑动道,所述卡齿焊接于衔接杆外表面,所述衔接杆与推动块相连接,所述滑动道设于推动块下方,所述复位弹簧结构包括安装固定块、复位弹簧、弹块、卡齿槽,所述弹块安装于安装固定块上方,所述复位弹簧设于弹块外表面,所述卡齿槽安装于安装固定块侧方。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推动绳包括第一转轴、推动硬绳、推动道、第二转轴、第一推动杆、第三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嵌入安装于第一推动杆内部,所述推动硬绳安装于推动道内部,所述第一转轴焊接于第二转轴外表面,所述第三转轴通过第一推动杆与第一转轴相连接,所述伸缩推动架包括第二推动杆、第三推动杆、第十转轴、第四推动杆、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嵌入安装于第二推动杆内部,所述第十转轴安装于第三推动杆内部,所述第四推动杆通过第四转轴与第二推动杆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多边形滑轨包括固定柱、安装平面、第五转轴、弧形轨、滑轨,所述固定柱焊接于安装平面外表面,所述第五转轴嵌入安装于安装平面内部,所述第二推动杆通过第五转轴与安装平面相连接,所述弧形轨焊接于滑轨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U型推动齿轮组包括齿纹、U型推动块、第六转轴、第七转轴、齿轮,所述齿纹安装于U型推动块外表面,所述第六转轴焊接于齿轮外表面,所述第七转轴嵌入安装于齿轮内部,所述齿轮与U型推动块齿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旋转板包括拉绳、固定拉块、第一平衡板、第八转轴、第二平衡板,所述拉绳与固定拉块相连接,所述第八转轴嵌入安装于第一平衡板内部,所述第一平衡板通过第八转轴与第二平衡板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莒县人民医院,未经莒县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12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