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载荷源动静区域确认的煤矿冲击地压分源防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11555.9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06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潘俊锋;秦子晗;王书文;刘少虹;夏永学;杜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41/18 | 分类号: | E21C4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载荷 动静 区域 确认 煤矿 冲击 地压 防治 方法 | ||
1.一种基于载荷源动静区域确认的煤矿冲击地压分源防治方法,首先根据冲击地压启动理论确认矿井发生冲击地压的阶段,将冲击地压发生分为三个阶段,包括冲击启动阶段、冲击能量传递阶段和冲击地压显现阶段,在冲击启动阶段开始防治,包括如下步骤:
(1)在冲击启动阶段,确认采掘空间煤体中应力极限平衡区,根据确认的平衡区,以其边界为分界线将采动围岩应力场分为采动围岩静载荷区和采动围岩动载荷区;
(2)对于采动围岩静载荷区的监测采用岩石力学方法监测;对于采动围岩动载荷区的监测采用地球物理方法进行监测;
(3)对于采动围岩静载荷区出现的静载荷源,采用耦合结构控制方法进行冲击地压防治;对于采动围岩动载荷区潜在的动载荷源,采用逐一消源法进行冲击地压预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载荷源动静区域确认的煤矿冲击地压分源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岩石力学方法监测包括采动应力监测法、煤粉钻屑法;所述地球物理方法监测包括井田范围微震尺度监测、工作面范围地音尺度监测、局部危险点电磁辐射法监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载荷源动静区域确认的煤矿冲击地压分源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载荷源包括围岩中的集中压缩弹性能和集中弯曲弹性能;所述动载荷源包括顶底板断裂产生的冲击波、顶板大面积垮落或井下爆破产生的暴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载荷源动静区域确认的煤矿冲击地压分源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结构控制方法为在巷道以卸压为主、以加强支护为辅,“卸”、“支”耦合作用;所述逐一消源法包括依据监测定位结果,预先进行顶板、底板的预裂爆破,并减少同一时间,同一区域的爆破工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155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